正午時分,跨入蘇州市智能制造車間——沙鋼冷軋酸軋車間, 1.4萬平米的原料庫區空無一人,整片作業區域幾無照明,五臺行車在空中自如行走吊卸鋼卷,定睛一看,行車駕駛艙竟然也空無人影。不一會兒,卡車裝載原料卷駛入庫區指定位置,司機刷卡確認后,行車自動將鋼卷入庫至合適垛位。沿著綠色通道來到無人行車調度室,只見一名調度員在認真關注并查看行車運行情況……眼前的這一切刷新了我們對傳統生產車間的想象,“黑燈工廠”“高能員工”等一個個看似科幻的詞語,在這里正逐步成為現實。
據了解,沙鋼冷軋廠酸軋車間原料庫無人化行車改造項目于今年6月底試運行,實現了酸軋原料庫各系統的全自動無人化控制,使生產更加綠色、智能、高效,標志著沙鋼加速邁入“黑燈工廠”新時代。
行車是該車間生產過程物料轉運的關鍵設備,傳統行車需由行車工操控駕駛,根據生產節奏快速搬運,因此行車工崗位勞動強度大、責任要求高。而無人行車系統的成功運行則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了整個酸軋原料庫所有設備的全自動運行控制。“原來我們忙的時候一個班需要4個行車工交叉協調上料卸料,現在所有工作我一個人就能完成,而且再也不需要登高操作行車了。”行車工方祖紅高興地說。
該系統還具有完備的設備狀態監控功能,可實時監控行車各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對故障設備進行針對性地報警指示,能夠大幅減少設備故障以及維護人員的故障排查處理時間。“無人行車運行以來,我們的設備故障減少了55%以上。” 該車間電氣組長史亞東表示。
原先燈火通明的庫區具備了全天候黑燈條件,也就此形成了一片漆黑之下熱火朝天的奇妙場景。據史亞東介紹,該系統的成功運行可節約電費60萬元/年。”
無人庫項目的成功運行對于其他車間具有極其重大的借鑒意義,沙鋼將進一步加大智慧工廠建設力度,通過構建集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互聯于一體的智慧制造體系,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