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探秘“攀西試驗區”一周年之中篇:
先行先試,發力區域聯動
在不足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攀西開發兩度躋身“國家戰略”。按慣例,伴隨國家級開發區、試驗區成立的是一整套國家政策支持,而攀西試驗區卻只得到四個字——先行先試。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資源創新開發類試驗區,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要走一條沒有先例可循的路。
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橫跨四川攀枝花、涼山、雅安三個市州,如何先行先試,實現整體發力,推動區域聯動發展?“抓試驗區建設,就是抓攀西地區協同發展,也是抓攀西地區轉型發展,目的是抓攀西地區跨越發展。”四川省省長魏宏給出了答案。
“做大做強攀枝花釩鈦鉻鈷產業基地,加快建設涼山釩鈦稀土產業基地,積極打造石棉漢源碲鉍產業基地。”根據四川省《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規劃(2013-2017年)》對攀西試驗區建設規劃的精準定位,進一步明確了區域聯動、融合發展的方向。此外,四川省還出臺了省財政設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專項資金、對試驗區鼓勵類產業企業給予所得稅優惠、加大對試驗區建設的融資支持等13項支持政策。
2013年7月4日,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首次部省聯席會議在京舉行。至此,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委共同參與的部省聯席會議機制開始運行,從國家層面研究解決攀西試驗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牽動四川“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布局,影響全國資源開發戰略走向,部省聯席會議機制的建立,為做好試驗區頂層設計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
同年10月29日下午,四川省政府在攀枝花召開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工作會議。攀枝花市市長張剡率先發言,僅用了不到10分鐘,就把工作、打算、建議一股腦“端上”。隨后,涼山州州長羅涼清、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林等相繼發言,同樣言簡意賅、直擊要害。“攀西開發躋身“國家戰略”,既是三地開展區域合作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未來深度合作的著力點。”攀、涼、雅三地政府主要負責人一致認為,必須增加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共同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發力區域聯動,在更高層面推動試驗區先行先試、科學發展。
今年1月7日,攀枝花鹽邊縣紅格歐洲風情小鎮陽光明媚,最高氣溫達到23攝氏度。攀枝花和涼山在這里舉辦第4次區域合作聯席會議,令這對“好鄰居、好兄弟、好伙伴”感到溫暖的,不僅是冬日陽光,更有攀西地區發展的政策“陽光”。雙方在會上達成一致意見:圍繞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攜手推進政策同爭、品牌同創、聲勢同造、基礎同建、利益同享五大共同行動,著力把攀涼區域合作打造成國內資源富集地區的合作典范。
其實,早在2009年,雙方就簽署了《攀枝花市-涼山州區域合作協議》,區域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攀西“聚寶盆”突破行政區域概念,在區域產業分工、要素政策共享、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市場培育、攀西城市群建設等8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雙方的共同愿景,是把攀西地區打造成為全省發展速度最高、實力提升最快、最具活力的區域。
兩地攜手發展,1+1>2的區域合作聚合效應不斷顯現: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成功創立;以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產業項目竣工投產;成昆鐵路復線、沿金沙江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攀西城市群”建設扎實推進,信息共享機制、職能部門溝通協商機制等協調聯動機制已經形成……
不僅如此,攀涼兩地還在市州、部門兩個層面實現定期互訪,增進交流、相互學習。2012年,西昌邛海濕地打造讓攀枝花代表學到了生態建設經驗。2013年,攀枝花2萬噸/年鈦錠項目讓涼山代表看到“釩鈦之都”在延伸釩鈦產業鏈上的突破。4年來,雙方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強化協調對接,合作范圍更加廣泛,合作層次不斷提升,合作成效日益凸顯。
“試驗區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最怕的就是畫地為牢、各自為戰。”攀枝花市發改委主任覃發樹說,攀西戰略資源相互匹配、組合優勢突出,整體聯動則多贏,一盤散沙則俱傷。涼山州發改委主任李宏偉也認為,涼山、攀枝花加強深度合作對試驗區建設起著決定性作用,“用好試驗區這塊‘金字招牌’,關鍵在于打破行政壁壘、實現科技協同攻關和區域利益共享。”
區域合作成為推手。雅安市也提出,雅安今年將全域加強與攀枝花、涼山在資源、技術、人才、環保等領域的合作。漢源縣縣委有關負責人透露,漢源縣將利用鉛、鋅、錳、磷、鉀、水電等資源優勢,加強同攀枝花、涼山州的區域合作,尤其是加強同石棉縣的合作,加快建設雅安碲鉍產業園區,實現碲、鉍的深加工及應用,最終將石棉縣打造成為“中國碲谷”。
在此基礎上,攀鋼集團公司、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等攀西企業也提出,當前,攀西試驗區迫切需要建立在資源、科技、政策、項目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國家、省、市(州)聯動協調機制,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協同推進戰略資源高效綜合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