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昂起 全力支持新鋼跨越發展
八屆市委換屆以來,旗幟鮮明提出全方位支持新鋼跨越發展、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并作為發展新余工業經濟的首要工作來抓。2017年,在充分調研和謀劃的基礎上,出臺《全力支持新鋼跨越發展三十條措施》,開啟了地企融合發展新篇章。經過三年多實踐,新鋼的發展一年一個臺階,經濟效益屢創佳績,營業收入翻番、建成花園式工廠等目標基本實現。
2020年,為響應省政府“支持新鋼轉型升級沖千億”戰略部署,適應新鋼發展新形勢、新規劃、新目標,對原三十條進行全面修訂,出臺《全力支持新鋼跨越發展新三十條措施》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為新鋼沖千億提供政策保障。新鋼全年營業收入近800億元。近日發布的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500強榜單里,新鋼公司排名75位。
兩翼齊飛 垂直供需鏈和橫向協作鏈保駕護航
在新鋼這個龍頭的引領帶動下,我市鋼鐵產業形成了垂直的供需鏈和橫向的協作鏈兩翼振翅齊飛的局面。
在產業垂直分工上,不斷延伸產業鏈。我市實施鋼鐵產業鏈鏈長制,由市委主要領導擔任產業鏈鏈長,高位推動鋼鐵產業鏈式發展。依托新鋼優勢,我市邀請國內鋼鐵行業頂級咨詢結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編制了《新余市用鋼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主攻“金屬制品、優特鋼帶、鋼結構,電工鋼(電機)”四大產業集群,為新鋼鋼材本地消耗率從20%提升至50%以上提供了具體路徑和方法。新鋼擬制了促進本地鋼鐵產業鏈企業發展支持措施,在資源保供、供應鏈金融、定價機制、定制化服務、合資合作等方面全力扶持下游企業,帶動本地鋼鐵產業發展,打造新余鋼鐵產業命運共同體。2020年,我市非鋼產業收入占整個鋼鐵產業的60%左右。
在產業橫向協作上,不斷加快產業平臺建設。一是招商平臺。建設新鋼工業產業園。渝水區拿出3000畝土地,與新鋼共建“新鋼工業產業園”,作為承接新鋼非鋼產業的發展載體,全力打造新余鋼鐵產業的升級平臺。配套建設市生態環境產業園,解決新鋼危廢、建筑垃圾和工業固廢處置問題。二是融資平臺。設立總規模為10億元的新余鋼鏈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作為用鋼規劃產業招商和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2020年11月18日,該基金已在中基協備案,開始正式運營。三是服務平臺。集中建設一批熱處理、噴涂電泳、模具等公共服務平臺。謀劃已久的高新區電鍍集中控制區(電鍍產業園)即將建成運行,全力推進盤圓集中酸洗磷化平臺和優特鋼帶配送中心建設,為新鋼下游帶鋼和線材企業落戶提供公共服務,推動資源共享。同時,我市大力推進袁河梯級開發工程,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創新發展 不斷提升行業智能化水平
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目前新鋼2020年科研經費投入達到24億元,占公司營收比重的3.11%。與中科院金屬所合作,啟動高品質稀土鋼、高端軸承鋼等產品項目,稀土鋼開始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產量超過5000噸。成功完成80余個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開展供江鈴汽車用鋼等系列技術攻關。成立全省首個鋼鐵產業聯盟,搭建新鋼與本地用鋼企業合作平臺,共同開展優特鋼酸洗卷表面質量和硬線整體質量攻關。著力建設供應鏈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帶鋼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庫存管理。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環保綜合料場,建立卷板線質量管理系統(QMS)、“物聯網+”智慧物流管控平臺等,提升行業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