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總指揮董力源接受央視采訪,分享中天鋼鐵多年來創新發展的經驗。
時任市委書記齊家濱
齊家濱說:中天鋼鐵應該說在民營企業里邊效益排全國前三,它原來主要做線材、棒材和螺紋鋼,現在通過多年的轉型升級,開始做精品鋼、優特鋼,比方說現在的軸承鋼,在特鋼里面要求是非常高的。
現在中天鋼鐵的軸承鋼市場占有率排在全國第二位,而且它現在已經研發生產一批卡脖子的特鋼產品,比方現在的硅片切割絲、發動機、曲桿連軸的用鋼,這都是鋼材里面的佼佼者。
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總指揮董力源
董力源說:記得我小時候的時候聽到的一個故事,我們中國一直生產不了圓珠筆筆頭的鋼,所以我和我父親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企業要做就一定要做我們國家需要的東西。
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天鋼鐵已經從使用普鋼的那個年代開始往高精尖發展了,從2007年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著重于優特鋼轉型和升級,當時我們也定了一個十五年的規劃,五年從普鋼轉優鋼,五年從優鋼轉特鋼,五年從特鋼轉精品鋼,現在正好剛剛完成這一個十五年規劃。
未來我們自主研發一種能夠填補國內空白的鋼種,比如說我們現在生產的簾線鋼,它可以拉到0.135毫米不會斷。未來我們研發出0.04毫米的切割絲,它主要用于光伏產業的單晶硅片和多晶硅片,這項技術將會填補國內的空白。
企業沒有一個創新共識的話,肯定是對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就像張謇說的企業對社會要有貢獻,所以中天鋼鐵也是希望能夠在社會的發展中盡自己一份綿薄的力量。
從2005年開始,中天鋼鐵啟動實施優特鋼發展三個五年規劃——五年“普轉優”、五年“優轉特”、五年“特轉精”,目前中天鋼鐵已形成600萬噸優特鋼生產規模,軸承鋼、齒輪鋼等棒材產品跨入高端市場,錨鏈鋼、耐磨鋼棒材市場穩定,逐步形成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優特鋼產品系列。
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董才平表示,優特鋼發展下個“十五年規劃”,要奮力實現“精品線材行業第一品牌、精品棒材行業一流水平、優特鋼效益穩居行業前列”的發展目標!
創新是中天鋼鐵的關鍵詞,在前不久獲得的中國工業大獎上,中天鋼鐵成為唯一一家獲選企業獎的民營鋼鐵企業,其中的創新亮點歷歷在目。
中天鋼鐵連續3年科研投入超10億元,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66件,先后研發“脈沖磁致振蕩(PMO)+電磁攪拌(EMS)”連鑄技術、“采用電磁感應連鑄中間包冶金技術”、“風電用軸承鋼技術”等一大批核心技術,填補國內、國際空白,在工藝技術改進和創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
中天鋼鐵集團累計研發各種高品質鋼種超500個,廣泛用于鐵路軌道、汽車軸承、船舶錨鏈、核電風電等領域。簾線鋼已經供給全國20%的汽車輪胎,發電機爪極用鋼等汽車用鋼成功配套寶馬、奔馳等國際知名品牌。
2020年8月28日,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在南通海門東灶港開工。按照“大型化、高效化、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和“裝備一流、環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理念目標,項目將牢牢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千億級高端綠色臨港鋼鐵產業園,全力打造結構調整、產業集聚、帶動引領、標桿示范的“江蘇新名片”。
未來在中天綠色精品鋼基地,還將大規模配套智能集控中心、智能制造控制平臺以及全系統應用高端工業機器人等,全員勞動生產率高達2000噸/人·年以上,打造真正的智慧工廠。
董力源表示:“我們將繼續秉承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爭當高質量發展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