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舉頭望去,是明媚的“沙鋼藍”;
鋼城吐翠,碧水揚波。放眼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綠”。
“十三五”期間,沙鋼堅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實施“打造精品基地,建設綠色鋼城”發展戰略,繪就出一幅天藍、水凈、地綠、景美的彩色畫卷。
踐行長江大保護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沙鋼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導向,始終將守護“一江清水”作為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沙鋼實施節水減排、清污分流與廢水綜合治理,建設45套循環水處理系統和兩個15萬噸/天中水回用工程,實現了水資源的“體內循環”。投資13.5億元,實施沿江凈化、綠化、美化“三化”工程,打造長江水域生態高地。
2018年起,沙鋼斥資85億元實施新一輪環保提標升級改造,分別實施了焦化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料倉、出鐵場、皮帶通廊全封閉改造,全流程配備除塵裝置等一百余項重大環保技改工程,目前,噸鋼環保運行費用超過280元,全生產工序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多項指標處于全國同行先進水平。
引領綠色大發展
“十三五”期間,沙鋼依托產、學、研一體化優勢全力推進前沿環保技術研發和工藝優化,與江蘇冶金技術研究院開發鐵水“三脫”新技術、新裝備,致力綠色低成本潔凈鋼生產。開發并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最大的轉底爐循環利用含鐵鋅塵泥的示范工程,徹底解決行業固廢資源循環回收利用難題,實現固廢零排放。
沙鋼引進并創新雙輥薄帶鑄軋技術,比傳統熱連軋單位燃耗減少95%、水耗減少80%、電耗減少90%,真正實現綠色先進生產。投用國內最大的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電站,年發電量3500萬度,每年減少使用標準煤1.3萬噸。
作為全國最大的電爐鋼生產基地,沙鋼積極消納社會廢鋼鐵資源,著力打造“城市礦山”產業。建成年鋼渣處理能力330萬噸的國內最大固廢環保項目,實現鋼渣100%綜合利用。實施“五大循環回收利用工程”,98%以上的資源得到深度回收利用,變廢為寶,與社會70多家企業實現蒸汽資源共享。通過三級循環產生效益占企業總效益的10%以上。
實施生態大提升
“十三五”期間,沙鋼創建鋼鐵智慧環保管控平臺,對82套環境在線監測點進行24小時監控,環保始終受控,同時實施網格化環保管理,組建機構、建立制度、加強考核、落實公開,高標準推進環境保護工作。
在此基礎上,立足8公里長江綠廊風景線輻射全域打造 “花園式工廠”,高水平設計、多樹種搭配開展綠化美化,綠化面積達到215萬平方米,打造出“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 的優美廠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