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情況來看,信托入市踴躍,超2萬億元信托資金流入資本市場。據信托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證券市場領域,2020年四季度末,標準化金融產品投資的資金信托為2.26萬億元,同比2019年四季度末1.96萬億元增長15.44%,環比三季度末2.21萬億元增長2.20%。
“監管部門鼓勵信托公司更多地開展證券投資信托等業務,引導信托資金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復旦大學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強調,信托公司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和信托產品投資股票、基金和債券,充實、拓寬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有利于金融和實體經濟實現高水平循環。
2019年,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跌破2萬億元,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低,在五大投向領域(工商企業、基礎產業、房地產業、證券市場、金融機構)中處于末位。
2020年,證券市場不再居五大投向領域末位。具體來看,2020年資金信托規模為16.31萬億元。從資金信托在五大領域占比來看,2020年四季度末排序是工商企業(30.41%)、基礎產業(15.13%)、房地產業(13.97%)、證券市場(13.87%)、金融機構(12.17%)。
相關數據顯示,在股票、基金、債券三大品種中,資金信托主要流向債券市場,2020年四季度末為1.49萬億元,占2.26萬億元的65.98%;投向股票的資金信托余額為5350.77億元,同比增長6.24%,環比三季度末下降11.74%;投向基金的資金信托余額為2343.51億元,同比增長5.95%,環比三季度末下降7.17%。
普益標準研究員王雨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公司客群風險偏好相對較低,證券市場中,相較股市和基金市場來說,債市的風險相對較小,收益比較穩定,因此更符合信托公司客群風險偏好。”
“從客戶風險偏好分析來看,信托客戶風險偏好較低,更青睞傳統的非標固收產品,因此在信托非標轉標時期,債券作為標準化的固收產品,能較好地替代傳統非標固收產品,相較權益類產品風險較低,符合信托客戶的風險偏好。”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員高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王雨婷表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實與監管細則的持續完善,尤其是去年5月份資金信托新規的下發,信托公司非標業務發展受到較大限制,標品業務發展大勢所趨,信托公司在壓降房地產信托業務的同時,積極發展資本市場業務。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講,信托非標轉標是大趨勢,積極投向證券等標準化產品既是落實監管的要求,同時也是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的基本功。”高陽也持類似觀點。
在此形勢下,業內人士普遍對今年證券市場發展持樂觀態度。“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都在持續對外開放,監管引入各類長期資金,北向資金、QFII資金等都為市場帶來活水。”華寶信托總經理孔祥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21年證券市場將維持開放的態勢,為各項證券信托業務開展提供更多的基礎資產和合作對象。
高陽提出,“進入2021年,受美債收益率上升影響,會在需求端帶動通貨膨脹的預期,美元走弱的空間將被壓縮,中美利差縮小,外資流入的意愿就會降低,有可能引發市場動蕩,投資者需要降低預期收益,建議采用均衡配置的防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