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3月,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結束此前連續三個月回落的態勢,大幅反彈13.7個百分點,至46.1%。此外,3月中旬,重點企業日均銷售鋼材165.3萬噸,較2月同期增加54萬噸。
而隨著價格的回升、銷售的回暖,鋼貿商的心態也有所穩定,快速出貨的意愿變弱,并已開始陸續出現部分囤貨的跡象。得益于鋼材市場的短暫回暖,鋼鐵行業股價也走出了一波行情,其板塊指數較3月下旬漲幅已超過5%。
那么,鋼材行業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下旬,重點鋼企庫存量為1542萬噸,較上旬末下降161.9萬噸,環比下降9.5%,這一“去庫存”力度甚至刷新了歷史紀錄。
從歷史數據來看,此庫存量距2月中旬創下的歷史最高1726.6萬噸僅有184.6萬噸之差,依然屬于歷史高位區,去庫存仍是鋼廠上半年的首要任務。除此之外,鋼廠減產意愿不足,我國短期粗鋼日均產量仍將在200萬噸左右高位徘徊。綜合來看,鋼材供給量在長時間內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在需求端,今年以來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已呈現下滑態勢。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全國粗鋼產量1.96億噸,同比增長2%;而1—2月全國粗鋼(折合量)表觀消費量為1.21億噸,同比下降43萬噸,降幅為0.4%。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認為,若考慮到鋼材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今年1—2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更大,約為1.7%。
市場普遍認為,原料價格反彈對于此次鋼材價格上漲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F階段在鋼廠依然保持高開工率的情況下,剛性補庫需求將帶動原材料需求,進而推動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走高。
不過隨著鋼廠補庫的結束和焦化廠的逐步復產,原材料價格或將再次回落。與鋼廠原材料庫存均偏低相比,鐵礦石及焦炭港口庫存依然高企。
截至4月4日,港口鐵礦石庫存為11102萬噸,距3月1日創下的11193萬噸的高點僅有91萬噸的差距;天津港焦炭庫存為269萬噸,與3月28日創下的新高270萬噸僅有1萬噸的差距,這也將制約原材料價格的反彈高度。
在供需矛盾仍然巨大、原材料價格上漲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國內鋼材市場難言樂觀,鋼材熊市或許還遠未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