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鋼研究院成功開發出2.5毫米至3.0毫米大馬士革鋼板,自制大馬士革刀具工藝品外觀花紋美觀,各項指標滿足刃具廠家的要求。
大馬士革刀具由于市場需求量較小,生產工藝流程長且技術難度大,不僅要求母材熱處理后具有高強度,而且還應嚴格控制鋼中的碳化物尺寸,以滿足刀刃鋒利耐持久性,國內小刀剪生產企業技術和設備落后,而大的鋼鐵企業也沒有重視,造成國內高端大馬士革刀具鋼的市場一直被國外長期占有。
目前,國內外大馬士革鋼的生產工藝總體有三種類型:折疊鍛打型、焊接+鍛軋型和粉末冶金型,前兩種工藝往往批量生產困難,國內還未見批量化生產的相關報道,而粉末型大馬士革鋼可批量生產,國際上主要是瑞典在生產。
為打破國內高端大馬士革鋼長期對國外的依賴,研究院研發人員以低成本規模化生產為目標,以美觀花紋設計和工藝創新為重點研究內容,經過多次探討和模擬論證,依托攀長特生產設備和該院試驗平臺,開發出低成本規模化生產高端刀具用薄板核心技術,已完成樣品的試制。該產品的研發,為攀鋼緊盯民生用鋼替代進口的迫切需求,搶抓高端刃具新產品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