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化標準操作,提升專業水準
隨著生產經營形式日趨嚴峻,漢鋼公司鐵前系統大力開展提質降本相關工作。燒結廠以規范標準操作,提高操作人員技能水平為目標,嚴抓燒結過程控制,確保燒結礦質量提升。組織技術骨干去先進企業進行學習、考察,并結合燒結廠實際進行反復的研究、對比,最終確定了超厚料層燒結技術。經過各種操作變化、參數的調整以及大量的數據支撐,燒結廠制定出了超厚料層燒結技術應用精細化標準化操作要求,不僅提升了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同時大大提升了燒結礦的質量,助力漢鋼公司鐵前提質增效。
精細化標準操作,注重查缺補漏
為了確保超厚料層順利應用,燒結廠制定了超厚料層精細化標準操作模型來指導生產,然而,在前期應用過程中,由于技術人員操作理念還未徹底轉變,出現了操作不統一的情況,導致生產問題較多。為此,燒結廠黨委組織技術人員對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查找達不到產品質量指標背后存在的問題,同時制定措施,查缺補漏,修改操作標準,解決了配料下料量不穩定的問題。一方面根據燒結機流量大小,制定變頻頻率及出料口插板開度范圍。保證堆料作業率達100%,制定堆料流量范圍,杜絕了由于頻繁開機和下料不穩定造成混勻礦成分波動的情況。另一方面臺車料層實現自動布料,杜絕了人為操作的不穩定性。遇到停轉爐煤氣或蒸汽等異常情況,制定了標準化操作要求,穩定了生產過程,達到了均質燒結要求。
模型化標準操作,實現落地生根
燒結廠通過對歷史最優經濟技術指標進行分析及生產過程進行追溯,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對精細化標準操作模型進行糾偏修訂,使精細化標準操作在良性循環中如滾雪球般逐漸長大、蛻變,覆蓋面也越來越廣。時至今日,精細化標準化操作模型成了每個燒結人離不開的攻堅利器。隨著精細化標準化操作模型的熟練應用,精細化標準化操作理念在燒結生產中逐步蔓延,落地生根,超厚料層技術實施初期帶來的困境已煙消云散。
隨著歷史車輪的前行,燒結精細化標準操作模型經歷了從誕生、成長到強大的過程,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經驗主義燒結,成了漢鋼公司燒結廠生產控制最重要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