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東八路的勝利油田萊113區塊,兩間活動板房內,二氧化碳注入設備正在運轉。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經過提純和液化,通過油井井口注入油層下,既可驅油,又能完成封存,達到生產與生態效益“雙贏”。“將二氧化碳用于石油開采,是勝利油田的最新技術應用。”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楊勇說。
近期,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項目開始建設,覆蓋地質儲量6000萬噸,年增油25.3萬噸的同時,還可達到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100萬噸。針對2022年可能出現的能源供應緊張問題,勝利油田相關人士表示,依靠技術創新,勝利油田來年穩產可期,能牢牢扛穩保障能源供應的責任,為穩經濟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位于山東煙臺的東誠藥業集團,采購來的大量魚鱗、魚骨等海洋產品,經過降解、濃縮、結晶、過濾等工序,原本是廢料的產品最終脫胎換骨,搖身變成硫酸軟骨素原料藥。依托臨海優勢,東誠藥業已成為大型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生產企業,出口量占國內總額20%左右。這是生物醫藥產業鏈協同發展的一個代表。通過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煙臺加強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作,正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重點產業是煙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鏈長制’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創造了當地制造業的新優勢。”煙臺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煙臺將持續補短板強鏈、促升級補鏈、強基礎穩鏈,為經濟穩增長源源不斷地提供新動能。
這只是地方發力穩增長的一個個縮影。記者注意到,近日,不少地方密集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政府黨組會議等,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確保圓滿完成2021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實際,加緊謀劃2022年經濟工作重點,并提及具體落實措施。
12月21日,四川省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2年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先立后破、穩扎穩打,加強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調控,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用市場的力量激發活力,用政府的作為穩定預期,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同日,吉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新聞發布會舉行,對2022年全省經濟工作提出主要預期目標,包括下大氣力構建現代產業新格局、下大氣力推動擴大內需取得更大成效、下大氣力以高水平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等8個方面工作任務。
此外,福建強調,要把穩增長作為頭等大事。充分用好中央和國家部委出臺的各項穩增長措施,及早謀劃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力求2022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穩”“開門紅”,保持全年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從相關會議釋放的信號看,保障能源資源供應、補鏈強鏈穩工業、擴大有效投資、激發消費潛力等成為2022年地方穩經濟的重頭戲。
比如,山西強調,工業要穩盤托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按照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方向,聚焦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要進一步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繼續支持傳統能源特別是煤炭、煤電發揮兜底保障作用,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供應能力,推動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優化組合。貴州強調,堅持做大規模、做優結構、提升質量并重,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全力擴大產業投資,著力擴大新型城鎮化投資,堅決穩住基礎設施投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要高度重視擴大消費和增加出口,提高消費和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
海南強調,提高投資、產業、消費質量效益,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好促消費發改文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穩經濟信號后,各地加快調整既有政策,適度提前加大政策力度,及早在擴內需、穩增長等方面做出決策,并瞄準‘十四五’重點任務發力。目前來看,地方穩經濟的重點在于加大基建投資,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解決國內消費投資的堵點,提高內需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部副部長劉向東說。
劉向東還表示,要進一步提振工業經濟,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特別要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舉措。促進大企業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強鏈補鏈,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引導企業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增加高技術領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