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新增地方債券發行將呈現明顯加快態勢,與上年相比無論是發行規模還是發行節奏都明顯不同。一是經濟持續恢復對資金的需求逐步增大,需要加大政府投資、擴大地方債券發行;二是各地抓住經濟轉型關鍵時期,利用地方債券資金加快提升基礎設施能力和服務功能;三是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突出,加快地方債券發行成為彌補財政投資缺口的重要來源,也成為實施逆周期、跨周期調節的重要政策工具。
根據已經披露的地方債發行計劃來看,1月7日,河南省發布2022年政府專項債券(一至九期)信息披露文件,將于1月13日通過招標方式發行382.01億元新增專項債,主要用于城鄉發展、社會事業、棚戶區改造等三大領域,各領域專項債券發行總額分別為179.87億元、65.41億元、136.73億元。
此外,湖北省也于同日公布了2022年政府一般債券(一至三期)的信息披露文件,將于1月14日招標發行184億元新增一般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新增地方債加快發行,再加上去年發行的存量資金要提前或適度超前建設基礎設施,瞄準“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點工程,加大開工建設及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對穩投資和穩增長發揮支撐作用。
記者注意到,近日,多地紛紛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奪取項目投資“開門紅”。例如,1月4日,廈門市舉行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全市13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151億元;1月6日,上海“五個新城”首批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共計40個,總投資額1328.2億元,涉及高端產業、科創、基礎設施、重大民生等領域。
“預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長會保持在5%左右,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是今年實現經濟增長的關鍵,新增地方債券發行保持規模連續、力度持續,成為助力今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張依群表示,一方面,重大項目開工有利于穩定投資增長和經濟預期,增強全社會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實現關鍵領域提升、重大民生改善、拉動消費增長,起到為經濟輸血助力的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