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2%。彼時在政策托底下,地產鏈受益于資金面回暖;基建投資單月增速則有所回落。
房地產投資:金融底已過邁步從頭越
機構普遍認為,房地產融資政策已經明顯邊際放松,地產行業已邁過金融底,房地產開發投資將繼續反彈態勢。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指出,2021年三季度以來,房地產融資政策有所放松,房地產領域政策導向明確為“因城施策、分類指導,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在此背景下,開發貸投放預計將有所提速、房企的銀行間市場融資也逐步啟動。2021年11月地產投資單月增速跌幅小幅收窄即是例證。一方面,政策局部回擺后竣工表現仍然積極,被動再投資鏈條持續發力;另一方面,融資端逐漸放松后,國內信貸增速下滑幅度收斂,按揭貸款增速小幅反彈。央行和銀保監會近期出臺《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重點房地產企業項目,也有助于防范部分地產企業債務違約的尾部風險,并助力“保交房”的政策目標。
申萬宏源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表示,從房地產投資的兩大前期環節——住宅銷售和供地情況來看,地產產業鏈融資投資活躍度呈現一定改善跡象。高頻指標顯示,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自2021年12月中下旬以來有所回溫,12月的兩年平均增速(-7.9%)較10月和11月平均水平(-8.5%)有所回升。此外,前期偏冷、相對更前端的房企購地也逐漸回溫,11月土地購置面積增速已回升1.3pct至-14.1%;而目前各地三輪集中供地結束,除了沈陽等部分東北地區流拍率仍較高外,全國各城市流拍率較第二輪集中供地明顯下降,杭州、深圳等地供地更是全部成交,杭州供地過程中甚至有70%地塊觸及最高價進入搖號環節。在此背景下,房企融資向好在房地產鏈條中的各個環節都有積極的驗證,凈地產開發投資有望繼續向正常節奏回歸,房企購地也將逐步回溫。
基建投資:跌幅或有收斂但難回正增長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2021年12月,建筑業PMI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環比回落,“供需兩弱”除受寒潮降溫天氣和“兩節”臨近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外,可能也與合意項目不足、實物工作量形成進度不及預期有關。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看法相似。他指出,2021年11月財政支出,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支出,開始加快,但11月廣義基建同比跌幅卻走闊至-7.3%。張文朗據此認為,從財政支出加快到形成實物工作量或需一定時間。
高頻數據方面有所印證。2021年12月鋼材成交量較11月環比改善,其價格也有小幅上行,但水泥的產量與庫存數據仍顯示需求端不旺,這或與近期全國氣溫降低抑制開工有關。此外,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在2021年11月短暫持平于2018年、2019年的同期均值,但在12月也已再度下滑到季節性水平之下。
制造業投資:高景氣延續
從制造業數據來看,2021年12月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對流通領域50種重要生產資料價格的旬度調查顯示,12月上、中旬分別有36種、27種產品價格環比下降,來自初級產品的成本壓力繼續緩解。
鐘正生分析稱,上游商品價格調整后,利潤在行業間的分配格局改善,中下游行業相對受益,這有助于加快釋放被動設備更新的需求。
與此同時,12月制造業PMI中新訂單等指數上升,BCI企業投資前瞻指數從65.0提高至68.3。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程強補充表示,各部委近期發聲,顯示制造業發展將有較多投資需求。綜合看,制造業投資可能延續較快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