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集中到港船舶能夠順利接卸,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礦石碼頭公司,一方面提前抓好場地整備,提高堆存能力,加快庫場周轉;另一方面全力做好三路疏運組織,以疏促卸。在火車作業方面,通過提高雙線裝車利用率,抓好取送車銜接,確保全面兌現作業指標。庫場通過合理規劃,做好各環節組織銜接,確保市提車在港停時壓縮至2小時以內,轉水船等泊時間1.5天以內,以疏保卸加快周轉。節日七天累計實現貨物疏運120萬噸;三是提高裝卸和疏運效率。發揮“港外過節,港內大干”優良傳統,挑選精兵強將、強化生產組織,全力抓好40萬大船作業效率,春節期間接連創出單機效率2286噸/小時,日均火車裝車1095車等多項生產記錄。
科技賦能確保卸率的進一步提升
以建設國內領先的智能化干散貨碼頭為目標,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之路,建設智慧綠色港口。在卸船機、堆取料機、裝船機、裝車樓自動化及干散貨碼頭智能管控平臺等項目上發揮科技賦能的力量。
世界最大卸船機自動化升級,抓料效率與人工效率基本一致,大幅降低了司機的作業強度。
智能裝船工藝助力安全高效轉水
以前,董礦公司裝船轉水疏港一直采用門機作業模式,為響應國家“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港口綠色發展體系”要求,董礦公司綠色環保裝船流程工藝項目投產,其中裝船機按照全自動裝船工藝設計,技術人員采用船艙自動掃描、船舶平衡檢測、料高自動檢測、視頻聯動控制等技術,實現單艙自動化裝船作業,并通過不斷積累船型數據,形成14種裝船工藝,解決了單艙均勻布料及船艙平衡控制難題。
全系列火車車廂實現免平車裝車。董礦公司在國內率先實現集裝箱型火車的自動裝車。董礦公司組織專班技術人員聯合攻關,解決了車廂流量自適應調節和粉塵光線雨霧干擾等技術難題,確保控制放料時機精準,車廂物料前后均勻,有效避免偏載,。極大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和設備損耗,而且將裝車精度與效率都提高了10%以上。
自動堆取混配盤活最大“礦石超市”
董礦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礦石堆場,堆場面積近400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礦石超市”,堆場貨物的周轉全靠7臺多功能的堆取料機,10500t/h的堆料能力和6000t/h的取料能力在國內首屈一指。
在堆取料機自動化改造現場,建設者克服工程量大、現場環境差等困難,勇于創新、打破常規,實現堆取料機自動對位、自動掃描、自動規劃路徑堆料作業、保持恒定流量,適用多貨種及復雜工況。
工作人員只需在操作臺選擇遠程接管指令、按下開始按鈕,堆取料機就按照既定程序自動作業。目前,堆料過程中,人工干預率基本為零,達到全過程100%的自動作業;取料過程中,隨時修訂目標流量等必要參數,達到全過程90%以上的自動作業。同時,自動化操作臺可以實現“一對多”控制,隨著自動化系統的熟練應用,一名操作員可以接管兩臺設備的自動作業,將為公司節約25%的人工成本。
打通設備控制信息管理“任督二脈”
礦石干散貨碼頭智能管控平臺是集干散貨碼頭生產作業、設備設施、安全環保、經營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集中智能化管控平臺,在全國尚屬首創。
智能管控平臺上線使用,開創了從單一數據到眾多數據、從現場工作到遠程控制、從生產數據到數據分析的模式局面,初步實現自動化設備的集中管控,各信息系統的數據打通,完成了機械化到智能化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