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鋼鐵行業“十四五”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名副其實的“政策大年”,相關政策文件已經基本勾勒出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輪廓。
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多個政策文件,構建“十四五”政策框架,其中多個文件與鋼鐵行業相關,例如雙碳頂層設計、標準化發展綱要等,將對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研究編制、統籌發布、推進實施多個政策措施,例如開展粗鋼產量壓減、強化備案管理、調整出口退稅等,積極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回顧2021年,鋼鐵產業政策布局基本完成,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一系列頂層設計和重磅政策,正在引領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2022年鋼鐵產業政策導向
展望2022年,鋼鐵行業將堅持以碳達峰碳中和、能耗雙控、產能產量雙控為主線,堅持以能效提升、綠色低碳為重要抓手,繼續推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主要政策導向包括:
一是積極貫徹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促進綠色轉型;
二是落實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促進高質量發展;
三是創造條件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
四是繼續開展粗鋼產量調控工作,促進鋼鐵行業市場平穩順行;
五是持續推進兼并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
六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技術,深挖節能降碳潛力;
七是加快碳達峰、碳中和以及能耗重點標準的研究制定,加快鋼鐵材料標準的升級換代;
八是發揮智能工廠標桿示范引領作用,提升行業智能制造水平。
綜上,2022年我國鋼鐵產業政策的主要導向值得關注。
三、2022年重點政策發布
2022年2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部署鋼鐵工業“十四五”發展新格局。
《指導意見》要求堅持創新發展、總量控制、綠色低碳和統籌協調四項原則,明確了12項主要任務,努力實現五大發展目標,是“十四五”時期促進我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和頂層設計。
《指導意見》對鋼鐵工業給予了三大最新定位,即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既是對鋼鐵工業功能地位的充分肯定,更展現了鋼鐵工業肩負的責任和擔當。《指導意見》提出的實現鋼鐵工業更好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是清晰的。
四、2022年鋼鐵市場走勢判斷
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在產能產量雙控、能耗雙控加嚴和雙碳目標約束的“三雙”背景下,以及進出口稅率調整等相關政策調控下,市場供需總體保持基本平衡,全年鋼鐵消費總量9.92億噸左右,同比降幅約5.3%。總體看,2021年中國鋼鐵市場呈現以下兩方面特點。
一是中國經濟持續復蘇,內需為主驅動鋼鐵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80%,也構成了我國鋼材流向的主體。從下游用鋼行業看,建筑業總體表現低迷帶動用鋼需求下滑,全年鋼鐵消費約5.42億噸;在內外需共同作用下,機械、汽車、家電、集裝箱、船舶、鐵道、五金制品、鋼制家具、汽車零部件等行業保持增長態勢,合計帶動鋼鐵消費近4億噸;在國家穩價保供和無補貼平價上網政策導向下,傳統能源用鋼穩中微增,新能源用鋼較大幅度下降,全年鋼鐵消費約5500萬噸。
二是外貿出口表現強勁,為鋼材需求注入第二動力。特別是海外經濟復蘇不同步、不均衡導致供需缺口依然較大,且存在供應瓶頸。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21.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鋼材出口也實現了連續5年同比下降后的逆轉,全年出口鋼材6689萬噸,同比增長24.6%,有效填補了全球市場的供需缺口,保障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展望2022年,我國經濟雖面臨“三重壓力”,但需求拉動和供給推動、內需擴大和外需拓展、消費增長和投資發展、改革推進和創新帶動等多方面將共同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動能、增加韌性和活力,有效支撐2022年國內鋼鐵消費繼續保持高位。總體看,2022年我國鋼鐵行業運行面臨的下行壓力較大,但充分考慮進出口等因素,即便行業繼續調控粗鋼產量,全年鋼鐵消費仍將呈現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