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俄在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俄烏局勢被再度推上一個高潮。大宗商品市場受到巨大沖擊,由于俄羅斯銅、鋁、鎳的產量各占全球的5%左右,這部分有色金屬會首當其沖。尤其是歐洲對俄羅斯鋁鎳的依賴性更強,結合基本面情況,鋁鎳反應也頗為強烈。
據光大期貨研究員展大鵬介紹,對銅而言,俄羅斯每年對外輸出大約50萬噸左右,同時又是戰略金屬軍事用途廣泛,因此可能引起各國之間的戰略囤積,在全球普遍看好銅未來需求以及LME僅余7.4萬噸的情況下,無疑會加大市場對銅供求緊張的預判。
對鋁而言,一方面俄羅斯每年對外輸出大約300萬噸電解鋁,其中主要是歐洲地區,同時俄烏局勢也會加劇和延長歐洲能源和電力危機,造成當地電解鋁企業成本高企而導致減產的情況繼續發生,我們也看到了俄采取軍事行動后,LME鋁的反應更為積極。
對于鎳, 俄鎳雖然去年出口量不高僅4.5萬噸,但往年出口均在10萬噸以上,2022年俄鎳產量有望恢復至22萬噸的高水平,出口量也有望修復性增加,但俄鎳出口中約40%流向歐洲,同時俄鋁大股東也是俄鎳的重要股東,海外投資者也會擔心俄鎳對西方的供應受到影響,從而造成LME鎳跟隨性拉漲。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地緣會產生風險厭惡情緒,地緣局勢一旦擴散,無疑會帶動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擾動全球總需求。”展大鵬認為,歐美俄股市的大幅振蕩體現出流動性可能再次出現緊張的情況,這或許會最終影響到全球衍生品市場的流動性和情緒,正如2008年次貸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的危機一樣。目前,銅的表現相對平靜,或許正是出于對風險厭惡情緒的反映。對中國而言,俄螺絲被西方嚴厲制裁下原材料出口可能更多流向中國,這會導致內外基本面出現差異性,從而導致外強內弱的局面持續出現。“實際上市場已經在預期之內,當前內外價差存在繼續走闊的風險,建議內外反套的投資者須謹慎操作。”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