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為連續多年GDP增長速度超過10%而興奮,曾幾何時,為經濟總量世界第二而自豪。如今,我們開始放慢腳步,即使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僅同比增長7.4%,也低于去年全年7.7%的增速,但開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找準自己的節拍,就可以“任爾東西南北風”。
曾經有那么多統計數據,相互在打著架,扯著皮,經常出現某個省不到最后一刻,不會公布自己的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圖的也就是那么個虛名。即使去年,各省經濟總量的累加,依然超過全國經濟總量。可見,GDP考核的陰魂不散,但這只是慣性使然。
有多少人還記得大煉鋼鐵的年代?當時認為只要煉鋼總量達到一定的數額,就能趕超英美,將世界強國踏于腳下。于是,全民煉鋼,將自己的鍋盆也給砸了,卻沒能實現世界第一的夢想。
刻骨銘心的痛,難道要以另外一個刻骨銘心的痛來替代嗎?幸虧沒有,我們沒有繼續上別人的當,也沒有繼續麻木自己“上自己的當”。懸崖勒馬,回頭見岸。
大干快上、操之過急的賬,需要去還,只要不再圖一時快活、一屆政績,擺正心態回歸經濟正常的發展規律,還是可以慢慢去還。如今,急需去還已經給環境造成的“壞賬”,污水橫流、霧霾肆虐、土壤污染帶來的“觸目驚心”久矣,上輩子的欠賬,這輩子要盡量還一點,也是在努力給下輩子減壓。
歷史的年輪滾滾,我們不再騙自己,不再為迎合而目光短淺。欣喜地看到,“大煉鋼鐵”的GDP正在遠去。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