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穩定和拉動鋼鐵需求增長
一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和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既擴大重大工程、新舊基礎設施建設等有效投資,又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三是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四是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五是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城市更新,開展老舊建筑和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等。
有利于鋼鐵企業科學有序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一是有助于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二是有助于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避免一些地方對鋼鐵等高耗能企業實施限電、控煤、限產、停產等簡單粗放和“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給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三是有助于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為地方和企業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拓展空間。
有利于鋼鐵行業提高發展質量
一是通過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推進國際科技合作等措施,有利于鋼鐵等基礎原材料產業進一步彌補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短板,夯實鋼鐵領域基礎研究基礎;二是通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有助于激勵和促進鋼鐵領域前沿技術創新;三是通過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增強鋼鐵等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總體來看,報告的預期目標和新部署有利于鋼鐵行業“穩”“進”前行,行穩致遠。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基礎產業,將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為穩住經濟增長大盤和支撐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