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保質保量落實到位。會議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4個方面52項重點工作分解到國務院部門和有關地方,并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限。
會議強調,當前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困難挑戰增多。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周期性調節,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深化改革開放,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一是密切跟蹤國際局勢變化、大宗商品走勢等和對我國的影響,完善應對舉措,確保經濟增長、就業、物價等穩定在合理區間。
二是把圍繞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宏觀政策落實落細。退稅減稅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要盡快推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實施方案,確保稅款按既定時限退到企業賬上。對其他減稅降費政策,抓緊研究延期、擴圍、加力的安排。推動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利潤及時入庫、支持地方落實減稅降費的轉移支付及時直達市縣基層。引導金融機構出臺具體措施,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同時,積極擴大內需。保障電力、煤炭穩定供應。
三是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推出一批便利創業創新、企業經營和居民辦事的實招。推進身份證電子化,實現通過掃碼辦理需要用身份證的服務事項,同時保障好群眾信息安全和隱私。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好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稅收激勵政策。抓實已確定的穩外貿穩外資政策落地,推動解決外貿外資企業實際困難。
四是盡力量力、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實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好基本民生保障舉措。
五是各地各部門要擔當實干,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創造性開展工作。繼續抓好督查督辦,防止和糾正敷衍塞責、“一刀切”等不作為、亂作為,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此次國常會再次釋放“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的信號。下一步,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重點任務,亟須采取多種舉措開展周期性調節,尤其要挖潛儲備政策工具箱,發揮中央和地方經濟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引導政策靠前發力,促使經濟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中高速增長。
劉向東還指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落腳點是穩市場主體。在疫情反復和外部風險挑戰下,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較大生產經營困難,要把退稅減稅等宏觀政策落實落細,用足減稅降費讓利等優惠扶持政策措施,著力降低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保障其用能用地用工安全,通過政策合力及早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走出困境,使其成為穩崗保就業的重要支柱。此外,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在爬坡過坎中做好調結構、促改革、保民生和防風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