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隨著第一根鋼材順利軋制完成,建龍西鋼160萬噸雙高棒熱機軋制生產線項目順利完成熱負荷試車,標志著這條具備國內一流水平的高產、高質、高效低成本、智能化的生產線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
建龍西鋼雙高棒項目共建設一座智能燃燒雙蓄熱步進式加熱爐、五機組28架高剛度軋機、國產高速上鋼系統等設備,設計產能160萬噸/年,主要產品為Φ12mm~Φ16mm熱軋帶肋鋼筋。
該項目在科技創新及智能制造方面均處于行業前沿水平。
科技創新方面——加熱爐采用“分層混合+脈沖燃燒+煙氣反吹”技術,煙氣氮氧化物≤90mg/Nm³,實現低氮燃燒,并優化步進斜軌角度、匹配液壓伺服控制,實現同類型加熱爐最短步進周期26s。
通過布置在精軋機組前的測徑儀和軋件頭部位置檢測,以及預切分軋機進口精密橫梁,保證成品線差≤80mm。
采用“高速+低溫+快冷”創新熱機軋制技術,生產晶粒度>10級的鋼筋,實現坯料無V低Mn,鋼軋工序成本降低60元/噸。
冷床鋼材余熱利用,供給采暖或洗浴,實現熱能回收利用。
智能制造方面——工廠可視化。通過對真實產線的等比例建模,以3D動態的形式,實現雙高棒生產線動畫實時展示,對各主要設備的關鍵信息進行實時數據推送。
堆鋼視覺檢測。對工藝關鍵工位進行智能感知檢測并指導控制系統及時作出控制調整,以保障生產的連續和高效。
智能設備管理。通過對設備實時在線自動監控,結合設備結構特點、參數、歷史運行維護信息,智能判斷設備故障部位、原因以及故障根源,大幅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
智慧成品庫。實現棒材成品的存儲和外發的自動化作業,以及四臺行車無人化作業。
該項目于2021年6月19日開工,建設工期9個月,比計劃提前57天,創造了高寒地區同類項目建設最短工期紀錄。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5.2億元、稅金1.16億元、利潤7736萬元,各項技經指標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
該產線穩定運行后,建龍西鋼將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產量達標和指標優化上來,力爭兩個月內達產達效,為建龍西鋼打造東北地區最具成本優勢的建筑鋼材生產基地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