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厚板事業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保證了產線穩產順產,實現產量和效益雙提升。3500毫米產線和4300毫米產線軋制量、入庫量、報產量多次刷新歷史紀錄,降本工作完成計劃的132%,為全面完成全年任務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抓質量、提效率
經營生產呈現全新局面
在中厚板生產線上,機器的轟鳴聲伴隨著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火紅的鋼板在軋輥上來回穿梭,與冷卻水的沖刷聲交織在一起。這樣繁忙的場景,持續貫穿著整個2022年一季度。
極致管控,挖掘產線潛能。生產技術室針對坯料結構日益復雜、品種鋼占比大的困難點,與制造部計劃室高效協同,認真梳理坯料結構,提出生產組織最優方案,溝通澆次安排、深度參與計劃排程、優化輥期安排、打破四班垛位規則模式,在保證質量穩定的情況下,實現穩產高產。
奮進者永遠不會滿足于眼前的成績。“要舞好績效指揮棒,獎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爭先創優導向,實現‘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生產技術室霍常浩介紹勞動競賽時說。
各崗位勞動競賽提升了職工的積極性。“軋制的時間是按秒算的。”精軋操作工費巨濤認真地說,“提升生產效率,就是要一秒一秒地搶出來!”作為軋鋼工序中重要的一環,費巨濤和班組職工每天琢磨如何提升生產效率,不僅是自己負責的這道工序,他還要考慮如何為下道工序服務。費巨濤認真地說,“不只是我們班組,在中厚板事業部各產線之間、上下道工序之間都在打配合戰,大家已經形成了共識,那就是:整體好,產線才能轉得穩、轉得好。
產品質量是開拓市場強有力的“敲門磚”。“客戶滿意,我們才安心。面對客戶對產品質量的嚴苛要求。我們樹立了‘生產一塊合格一塊’的工作理念,持續提升產線質量控制水平。”中厚板事業部副部長王根磯說。
中厚板事業部不斷突出市場競爭的作用,完善以競爭為導向的質量對標機制,著重關注競爭性指標。要求每個產品、每個環節對應尋找行業競爭中的不同標桿,找差距、尋短板,進一步明確改進方向。
中厚板事業部堅持“生產一盤棋”管理,以產線穩定順行為核心,從強化生產組織、深化精益管理、細化技術管控、優化工藝環節等方面入手,不斷完善設備操作和工藝參數。生產過程中,上道工序要滿足下道工序的質量要求,各項工作高效穩定推進,鋼板質量不斷提升。
抓管理、強支撐
設備管理體系扎實有效
精心維護,保障設備順穩。設備工程室充分發揮設備管理效能,延長產線連續運行周期,降低設備故障率,為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勇于突破,優化檢修模型。中厚板主產線的檢修周期由10天一次的旬例修調整為15天一次的半月修。每月的檢修時長由原來的3500毫米產線、熱處理產線40小時和4300毫米產線56小時,全部縮短至32小時,調整之大,前所未有。
“檢修時間的壓縮,對于我們來說壓力不小,提高檢修效率是首要工作。我們將除鱗打靶、三方換牌停電等每一步工序都進行了細化。”設備工程室檢修計劃孫偉說。作為檢修計劃員,每次檢修之前,他都要組織各專業對交叉施工、人員安排、天車協調等每一個細節進行統籌安排、認真考慮,預想檢修作業存在的難點和風險點,從檢修安全、質量、時間節點卡控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確保現場平穩有序。
作為設備的守護者,點檢人員也在時刻準備著。今年50歲的李建軍是3500作業區一名點檢員。他的腿部因病傷一直活動不便。在疫情發生之前,他本來打算休假住院觀察幾天。疫情突發,作業區的兩名點檢人員被隔離,他立即取消了休假計劃,在做好本職崗位之外,還另外擔負起了其他三套設備的點檢巡查重任。這段時間,李建軍拖著病腿每天都在現場對設備進行巡檢,他總說:“在這條產線我干了20多年了,現在歲數也大了,趁著還能干,多干點。現場設備的隱患要是早一步發現,早一點處理,生產順穩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抓降本、促環保
關鍵技術指標顯著提升
中厚板事業部堅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全面提升全員的降本增效意識,眼睛向內,深挖潛力,精打細算,確保降本措施落地。
針對成材率提升,中厚板事業部制定了多項提升措施,推進低溫燒鋼降低燒損、開展負差軋制勞動競賽、開展剪切及火切精度勞動競賽,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營造了提升操作水平、提升控制精度的工作氛圍。在此基礎上,事業部還趁熱打鐵,制訂了專項制度,取得顯著成效。一季度,雙線成材率89.75%,比上年提高0.26個百分點,噸鋼降本2元。
板坯熱裝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燃料消耗,提升生產效率。制造部、鋼軋部、中厚板事業部聯合制定了提升熱裝熱送率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攻關團隊通過熱裝熱送一體化排產設計,提高連鑄機澆鑄計劃兌現率,動態調整中厚板4300毫米產線軋機換輥節點等措施,實現熱送板坯裝爐最大化。中厚板事業部優化部分品種鋼軋制工藝,降低冷板坯裝爐比例。生產技術室霍常浩帶領團隊將原先的“一天一換輥”計劃,調整為匹配生產熱裝計劃,增加柔性換輥,最大限度提高軋機工作效率,提高熱坯入爐效率。一季度,中厚板4300毫米產線板坯熱裝率達到44.73%,節約煤氣530萬立,4300毫米產線噸鋼降本4.55元。
中厚板事業部積極推進加熱爐低溫燒鋼工作,將鋼坯實際“燒透時間”可視化,自動燒鋼邏輯由上下限溫度優化為了更加精準的“靶心”控制模式(即:按目標溫度±5℃),提高了鋼坯溫度精準控制水平。一季度,中厚板4300毫米產線低溫燒鋼率69.65%,其中3月份達到71.10%。
針對中厚板加熱爐排煙溫度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問題,張同、董文峰等人成立跨部門攻關團隊開展余熱深度利用攻關,他們通過新增余熱回收-脫硝系統一體式設計,既增加了余熱產汽量又改善了環保指標。經過不斷調試,一季度,排煙溫度從300℃以上降低到150℃左右,增加蒸汽回收量16.5噸/小時,噸材創收2.7元。
抓市場、調結構
產品競爭能力不斷提升
在追求極致的路上,產品的迭代升級也在不斷拓寬市場廣闊前景。
隨著天然氣消耗量激增,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低碳排放和能源多元化供給,國內輸氣管線建設一直呈現強勁發展勢頭。近年來,首鋼京唐公司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國家重點管線工程中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一季度,管線鋼累計接單4.6萬噸,其中22*3728mm厚寬規格X80完成萬噸級批量供貨。
面對海洋開發的巨大市場前景,京唐中厚板不斷開發高端品種,逐漸實現全系列供貨,實現關鍵部位所用的高強度、大厚度鋼板的國產化、全覆蓋,為海洋油氣及風電的開發做好用材保障。某公司海上風電安裝船項目,單船造價20億元人民幣,入籍CCS中國船級社,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京唐中厚板成功向其供貨超高強海工鋼EH690。
耐磨鋼屬于高碳高硅高錳類鋼種,京唐中厚板耐磨鋼性能優良,在提升工程機械耐磨壽命的同時,可以通過合理設計,降低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首鋼京唐生產的22SiMn2耐磨鋼新產品,成功向某國際知名大型工程機械制造商供貨。
一季度,中厚板產品結構調整持續發力,特別是三月份管線鋼累計接單大幅增加,為持續打造“專強特新”的品牌格局,向著“產線制造能力”和“產品競爭力”的兩個提升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