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代表兄弟高校致辭中提到,北京科技大學的前身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最高學府,享有“鋼鐵搖籃”的美譽。北科大依鋼而生、因鋼而興,誕生于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之中,發展于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民族偉大復興之時。北科大和清華淵源深厚、血脈相連。1952年,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在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大學部分系科基礎上組建而成,時任清華大學教務長的錢偉長曾擔任學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建校初期,鋼鐵工業學院臨時黨支部曾隸屬清華大學黨委,學院辦公地址暫設于清華校內,首批招考并入的學生也在清華園中就讀。北科大和清華比鄰而居、精神相通。兩校具有相契相合的紅色基因和文化底蘊,都以愛國奉獻、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嚴謹求實、追求卓越為精神品質,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等方面攜手努力、互勉共進。近十年來,北科大有400余位畢業生進入清華深造或工作,清華有近100名師生加盟北科大,兩校教師合作承擔200余項高水平科研項目,兩校傳統友情歷久彌新、合作交流愈益活躍。面向未來,我相信兩校友誼長青之樹會更加枝繁葉茂,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北京科技大學校友代表,煉鐵77級學生、寶武集團董事長陳德榮通過視頻發言,母校始終以“鋼鐵強國、科教興邦”為己任,將新中國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的紅色基因和“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讓“鋼鐵搖籃”的美譽更加卓著,并不斷注入新時代的力量,彰顯新時代的使命和擔當。祝愿母校事業蒸蒸日上,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寶武集團董事長、煉鐵77級陳德榮校友視頻發言
四月萬物生,滿井春意濃!值此北京科技大學70周年華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并榮幸的作為一名“貝殼”向母校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最誠摯的祝福。
因為疫情,我暫時不能回校與大家團聚,但我的心始終與母校緊緊相連,“這里是我永遠的精神家園,我戰斗在金色的爐臺上,這里是毛主席到過的地方”。當年我唱的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邁入了北科大前身北京鋼鐵學院的這個大門。成為恢復高考以后學校招收的第一屆大學生,“鐵77”是我一輩子為之自豪的身份徽章。
母校的教育培養,構建了我的知識結構和思維體系,母校的精神熏陶,塑造了我的價值追求和做人準則。40多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當年16歲的小伙子如今已61歲,年過花甲,而母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歷經七十年砥礪奮進,依然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在人才培養、基礎研究、科技攻關、社會服務等方面碩果累累。母校最值得敬重和尊重的,是始終以鋼鐵強國、科教興邦為己任,將新中國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的紅色基因和“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讓鋼鐵搖籃的效率更加卓著,并不斷的注入新時代的力量,彰顯新時代的使命和擔當。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包括廣大校友在內的幾代鋼鐵人接續奮斗下,我國鋼鐵工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以占世界鋼產量“半壁江山”的驚人成就,傲視全球,挺起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鋼鐵脊梁。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工業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2020年,中國寶武“億噸”夢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并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老大變強大”的諄諄教誨,在創建世界一流偉大企業的新征程中奮進拼搏。與此同時,北科大心懷國之大者,從鋼鐵搖籃發展為科技殿堂,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中,屢獲佳績,與包括中國寶武在內的鋼鐵企業攜手合作,在鋼鐵生產工藝、裝備技術、產品研發等方面創出了許多新成果,為鋼鐵企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
展望未來,立足兩個大局,我們期待與北科大在新材料研發、冶金技術、卡脖子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換等方面進一步拓展!特別是在鋼鐵業,綠色低碳方面能走在前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寶武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與北科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雙翼起飛,熔鑄力量,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攜手奮進。
憶往昔,我驕傲。母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使命擔當和家國情懷。
向未來,我祝福母校蒸蒸日上,早日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最后再次祝賀母校生日快樂,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