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提出,各地方建立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加強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運,進一步壓縮國際班輪等泊時間,用好航空貨運運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裝備和產品運輸,提高鐵路口岸通關及作業效率,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增強海運物流服務穩外貿功能,進一步推動擴大班輪公司直客對接的業務規模,加緊研究推進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海運運價、運力期貨,加強對國際海運領域的市場監管。
《意見》要求,各地方加強“政銀企”對接,梳理一批急需資金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名單,開展“清單式”管理,按照市場化原則,予以重點支持。指導跨境電商企業用足用好現行出口退稅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推動跨境電商加快發展提質增效。針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在承保覆蓋面、縮短理賠時間等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增加信保保單融資規模。提供更多匯率避險方面的培訓、咨詢等公共服務,通過內部考核激勵等方式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匯率避險服務。有序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持續優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環境。
《意見》還提出,優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方式參加境外展會,促進企業用好線上渠道擴大貿易成交。支持醫藥企業注冊認證中西藥制劑和生物制品,支持國外消費者購買中國品牌汽車,支持更多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鼓勵創新、綠色、高附加值產品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同時,培育新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研究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相關產業納入國家鼓勵的產業目錄,持續引導加工貿易梯度轉移。
同日,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支持外經貿企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的通知》,提出完善匯率避險產品服務,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跨境結算的便利性。各地人民銀行、外匯局分支機構要鼓勵銀行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針對企業特點“因企施策”,提供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鼓勵銀行持續提升基層機構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服務能力,創新產品和服務渠道,支持中小銀行合作辦理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服務,滿足企業多元化匯率避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