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主席介紹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強調今天中國鋼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歷史成就,首先要感謝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堅強正確領導,感謝中國共產黨帶領國家和民族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富強。
張曉剛主席結合國際優秀企業案例分析指出,對于一家企業,應重點關注并著力培養其全球差異化的核心能力,在市場經濟發展遇到困難和阻力時,如何精準有效地為中國鋼鐵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及早培育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張曉剛主席著重從國際化、重組整合、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針對如何助力中國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指導與建議。
國際化方面:目前中國鋼鐵企業在國際舞臺走得還很淺、走得還很少,中國優秀的鋼鐵企業加快國際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冶金規劃院應充分發揮自身在項目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教訓、知識和智慧,為中國鋼鐵企業更好“走出去”提供可靠依據和科學決策:一是要把握好時機,判斷好先決條件;二是要明確企業國際化發展的目的;三是要合理規避風險,深思熟慮“去哪里”;四是要規劃好“怎么去”,尋求共贏的合作模式。另外,中國鋼鐵企業國際化發展還應注重做好人力支撐,尤其是身處數字時代,管理者的職業化、技術人員的專家化、技能人員的專業化將是未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
聯合重組方面:我國鋼鐵工業現已迎來兼并重組的重要窗口期和歷史機遇期,中國寶武的整合融合管理模式在產業布局、產品結構、資源共享等諸多層面,為中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塑造了非常好的樣板。未來,希望冶金規劃院專家團隊在為中國鋼鐵企業科學規劃“長大方式”出謀劃策時,在推動中國鋼鐵工業向高質量發展加快演進演變過程中,能夠學習借鑒中國寶武模式,為進一步提高中國鋼鐵行業集中度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創新方面:中國鋼鐵工業科技創新主要包括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依靠中國鋼鐵行業頂級企業推動原始創新,引領全行業實現創新發展。鋼鐵行業是傳統制造業,做原始創新的難度很大,應思考交叉技術領域存在的原始創新機遇與潛力。第二種方案是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將鋼鐵行業科技創新的著重點放在“再創新”上。這種“再創新”解決的是企業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未來,希望冶金規劃院專家團隊能夠繼續培養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尤其是要把握“數字技術+鋼鐵”重要機遇,著力幫助中國鋼鐵企業提升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管理創新方面:中國鋼鐵企業的管理創新主要期待在模式創新上有所突破。過去,中國企業遵循的先進管理模式主要來自于GE的六西格瑪管理、豐田的精益化管理等模式。但現在,中國優秀的鋼鐵企業一定要努力建立獨有的質量管理模式,在質量管理模式上要有企業自身的思考,這也是鋼鐵企業培育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一個著重點和基本點。未來,中國鋼鐵企業亟需大做特做的工作就是推動數字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部分是解決優化的問題,應利用海量數據建模和機器學習的方式,優化鋼鐵企業的生產管理系統,實現提質增效降本;另一部分是解決鋼鐵材料和仿真領域的問題,應探索未知領域的數字應用;還有一部分就是解決人的問題,應在樹立企業員工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上,對員工進行持續培訓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