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與瑞士企業嘉能可(Glencore)達成一項煤炭協議,以每噸375美元(約合人民幣2533元)成交。這個協議可能是日本企業簽署的最貴的煤炭合同之一。
有專家表示,Glencore與日本達成的交易,可能會成為亞洲客戶的基準。在未來將會推高發電成本,增加社會的用電費用。
年初,為了保障國內電廠的煤炭供應,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印度尼西亞宣布暫時禁止煤炭出口。
2月份,俄烏沖突點燃了全球煤價飆漲的引線,天然氣斷供等連鎖反應,讓許多“環保”的歐洲國家重啟煤炭發電。
4月8日,岸田文雄宣布,將逐步減少對俄羅斯煤炭的依賴,并尋找其他替代方案。然而,日本是俄羅斯煤炭的第二大出口國,擺脫依賴談何容易?這也促成日本下血本完成這筆煤炭交易。
在這筆天價煤炭交易背后,預告著國際能源市場正邁入“多事之秋”。
天然氣也是國際市場上被搶購的能源之一。受到高溫影響,日本的電力需求高漲、供應緊張。據外媒報道,新日鐵公司在七月購買了日本有史以來最貴的一批天然氣。這也可以看出日本已經“迫不得已”了。
日本方面表示,日本,正被能源危機“死咬”著。預計日本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而到了2023年,日本的供電情況可能會更加嚴峻。據日媒報道,目前日本電價折合人民幣約為每度1.74元,而我國目前電價僅為每度0.54元,日本電價是我國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