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工程是公司“十四五”重點工程,對扎實推進鐵前一體化建設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新焦爐投產后,可有效增加自產焦炭質量,更好地滿足高爐要求。
從5月15日焦爐砌筑開始,工程按下“快進鍵”,現場施工人員爭分奪秒,開啟“加速度”。目前,焦爐主體工程正按網絡計劃超前推進,烘爐進入“倒計時”。現場吊車林立,機械轟鳴,弧光閃閃,各項施工作業交叉進行,緊張而有序……
談起公司焦爐建設,吉林瑞遠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當前公司6號焦爐建設項目總監史寶才深有體會。公司4、5、1號焦爐,他都參與了建設。他說,“通鋼早在九年前1號焦爐投產后,就有再建1座焦爐的計劃,但是很多年過去了,一直未能實現。近兩年來,隨著高爐產能的逐步釋放,通鋼焦炭質量始終無法滿足需求,成為高爐生產和通鋼生存的‘短板’和‘瓶頸’。”
原燃料市場平靜的時候還好,特別是在市場有風吹草動的時候,這種“短板”和“瓶頸”愈加顯現,成為制約高爐成本降低的“硬傷”。近幾年來,公司已經開始認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多次立項,但均因資金不足、人力物力投入巨大等因素影響,成為通鋼很難圓的一個夢,被屢次擱置。
堅持不懈,執著追夢。2021年,“十四五”的開局年,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聚焦“通鋼之痛”病灶,不斷從頂層設計上校正航向,焦爐異地等量置換節能升級改造項目作為通鋼“天字號”工程被納入到重要議事日程,分析、匯報、推進,幾經異稿,終于得到了集團的肯定和支持。
心之所向,一朝夢圓。伴隨著“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鏗鏘鼓點,通鋼新焦爐及配套工程終于破土動工。據悉,該項目將建設一座50孔6米頂裝焦爐,同時配套一座140t/h干熄焦及25MW發電裝置。當前50孔焦爐即將烘爐投產,其它工程正穩步推進。全部工程竣工投產后,公司焦炭干熄率可達到92%以上,將進一步提升焦炭質量,降低鐵前成本,為高爐長周期穩定運行提供支撐。此外,該工程每年可提高用電自給率6%,為實現能源二次利用、降本增效、節能降碳提供強力支撐。
在當前嚴峻形勢下,焦爐工程建設早一天投產,公司就早一天見到效益。最關鍵的時刻,最及時的決定,通鋼人多年追夢,終將夢想成真。焦爐建設及其配套工程成為通鋼的希望工程,必將成為應對當前嚴峻形勢的有力“殺手锏”,為通鋼鐵成本降低貢獻力量……
新工程號角吹響,東北也逐步進入嚴寒天氣。
為打造放心工程,工程項目部和焦化事業部堅持精細施工,全面做好工程建設相關程序、推進進度、具體問題等方面的深入排查,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職能科室拿出具體解決意見、方案和措施。
針對冬季熄焦塔和焦爐地基施工難度大,混凝土達不到設計強度,容易出現裂紋的不利因素,各單位集思廣益,打“組合拳”,他們建大棚、通蒸汽、掛棉被。三九天,最低溫度都在零下25攝氏度以下,為保蒸汽平穩供應,焦化事業部職工不間斷監測,特別是夜間,寒冷異常,工作了一整天的職工又要連續作業,分組監控溫度及蒸汽供應情況。
“大棉襖、皮帽子、厚靴子,能穿多厚是多厚,可巡檢一圈回來還是凍得直哆嗦,但是為了保證澆筑質量,大家都盡忠職守”,公司焦爐項目副經理、焦化事業部副部長蔡慶偉為奮戰的職工豎起了大拇指。
焦爐砌筑正趕上高溫雨季。為了防潮,避免雨季影響焦爐砌筑,項目組提前蓋好了彩鋼板房。三伏天,天氣異常炎熱,密閉的彩鋼板房內更是悶熱難耐。
保證施工進度,按時間節點倒排工作,掛圖作戰,高溫雨季絲毫沒有影響工程進度。最艱苦的時期,砌筑平臺溫度達到近50度,開啟了“桑拿”模式,為確保砌筑質量,工程項目組人員緊跟砌筑現場,對砌筑灰縫及飽和度進行跟蹤檢驗。他們爭分奪秒,僅用三個月就完成了焦爐砌筑任務。
疫情是焦爐工程建設最大的“攔路虎”。
施工人員進入是一個挑戰。4、5月份的丹東疫情形勢嚴峻,為確保煙囪砌筑按網絡計劃推進,公司積極與相關防疫部門溝通,超前入手,解決住宿防疫問題,讓砌筑人員提前到通進行隔離,施工現場采取全封閉管理,確保人員身體健康。
工程物資進入是另一個挑戰。最嚴峻時,除保民生和保春耕的物資可以發車外,其它物資全部停運。公司領導積極與政府對接,與沈陽機務段和通化機務段溝通,開啟綠色通道。領導推進、政府支持,保證了鋼件、材料、耐火磚和耐火泥的有序組織,為工程扎實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金秋九月是收獲的季節,公司6號焦爐主體工程建設也即將收尾,進入烘爐階段。焦爐建設是一項系統、復雜、繁瑣、全面的工程,其中涉及焦爐爐體砌筑、護爐鐵件、煤氣管道、加熱設備安裝以及焦爐升溫等一系列項目,隨著工程進入倒計時,各項收尾工作也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自焦爐砌筑開始,焦化事業部和公司各職能室緊盯現場,堅持問題導向,嚴保工程質量。
安裝著鐵件的焦爐表面在日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除施工人員在緊張忙碌以外,焦化事業部質檢監督員也是一刻不敢松懈。焦化事業部熄焦作業區班長、工程質檢監督員劉洪剛說,“自砌筑開始,我們18個人就兵分幾路,爬上爬下,對砌筑質量、設備安裝進行全程監控。特別是8月15日焦爐工程進入到鐵件安裝階段后,我們更是緊盯鐵件質量、尺寸和規格要求,確保公差在規定范圍內。”僅9天時間,標準完成保護板安裝88塊、鋼柱64根、橫拉條102根、縱拉條6根、彈簧編組240組。
雖然交叉作業,但是現場忙而不亂。焦爐左側,正在進行電纜槽制作,鋪設電纜;地下室正在進行高溫煤氣管道焊接;焦爐后側制作平臺,人頭攢動,施工人員正在調彈簧和開閉器。
在地下室煤氣管道現場,一名監督員正在細致檢查著。他是監督組成員、焦化事業部熄焦作業區班長李榮林。據他介紹,“在施工現場檢查,考驗的就是責任心,鋼柱噸位是否合理、保護板和爐墻間隙是否過大、實物交接與圖紙是否有差異,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我們的標準去執行、操作”。
一次,在地下室煤氣管道施工現場,李榮林認真比對圖紙進行驗收,通過反復比對,發現一處管路翻板閥上缺少一個檢修閘板閥,雖然只是一個小閥門,卻會給日后焦爐檢修帶來不便。李榮林立刻與施工人員交涉,一同比對,快速完成了補安工作。
工程施工無小事,事事件件總關情。嚴格按照施工進度組織,事關通鋼日后的生存發展,每個通鋼人都責無旁貸,必須高度負責,盡職盡責,確保工程按節點推進,順利烘爐,快速達產達效。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焦化事業部、設備工程部、規劃創新部、施工項目部等相關單位正按公司要求團結奮戰、全力推進,向著目標沖刺,不斷推動通鋼發展開創嶄新局面,向著構建“通鋼之通”格局,實現“通鋼之變”目標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