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智慧化能源集控平臺建設為標志,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邁出了智能制造的第一步。近年來,該公司圍繞鞍鋼集團和鞍山鋼鐵兩級公司數字化建設要求,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企業生產、服務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鋼鐵價值鏈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根據鞍鋼集團和鞍山鋼鐵兩級公司的頂層設計,該公司制訂《鲅魚圈鋼鐵分公司智慧制造發展規劃及藍圖設計》,以生產單元為切入點,建立起全鏈條的智能生產架構。
——啟用智能化原料場。在該原料場,12臺堆取料機實現無人化、智能化運行,遠程全自動盤庫,自動推薦運輸流程,實現整個原燃料系統的集中統一操作、調度和管控。
——煉焦工序搭建智能化焦爐生產管理平臺。該平臺實現焦爐加熱及廢氣系統故障自動檢測、智能配煤、焦爐溫度自動測量及自動控制、熄焦車自動駕駛等。
——煉鐵工序建設智能制造示范產線。該產線建立熱風最佳燃燒系統和高爐數字化安全監測系統,引入爐前自動加炮泥換釬機器人,輔以球團智能造球。
——煉鋼工序以冶煉集控和連鑄集控為中心。該工序通過魚雷罐自動對接折鐵機器人、一鍵脫硫扒渣、一鍵煉鋼、一鍵自動出鋼和一鍵精煉,實現從鐵水預處理到精煉的全流程智能化。鋼(鐵)包實時跟蹤及一體化智能管理系統將煉鋼生產物聯網覆蓋到預處理、轉爐、精煉和連鑄全過程,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產線。
——熱軋工序建設熱軋智能制造示范產線。該產線利用板坯自動識別、帶鋼中間坯無人切割等技術,實現軋制的高度集約化、數字化。成品庫依托無人行車和成品發貨客戶自助平臺,實現庫區少人化操作。
——厚板工序建立5500毫米厚板智能制造示范產線。該產線通過跨產線、跨區域多崗位操作室及公輔設施集控中心,實現高效、精準軋制。
——能源動力系統實現能源流可預測,在行業首創在線能效、水效評價分析系統,實現自動化升級、集約化操控、智能化能源管理。
——物流運輸系統實現機車遠程遙控駕駛和配車線無人自動駕駛,鐵水運輸實現障礙物智能檢測、自動駕駛和全息視覺仿真技術應用。
——質檢計量系統致力于以智能化手段打造一流鋼鐵實驗室,實現取樣、制樣、分析、檢測全自動化處理。
“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致力于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及端到端集成,打造柔性化、精益化、服務化的智能制造體系,實現智慧運營一體化管控系統上線,提前實現鞍鋼集團‘十四五’集控率目標。”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他同時表示:“以數據為依托的智慧管控,使管理創新與流程變革在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顯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充分利用數據資產,實現新技術條件下人、流程、機器的高效匹配,追求質量、效率、成本的極致改善,全力打造新冶金流程智慧透明工廠,實現‘六化’(目標質量全程可控化、操作少人無人化、能效成本精細化、制造管控集約化、供需管理協同化、人員安全無憂化)目標,建設智慧鋼鐵企業的示范樣板,這將是我們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