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我們走進棒材四分廠,一起看看他們在降本增效方面下的功夫。
棒線冷剪是提高產品成材率及保證產品斷面剪切質量的一道關鍵工序。棒材四分廠生產規格多、訂單切換頻繁,月平均更換對應孔型的冷剪刀片40次,平均單次更換用時長。冷剪更換刀片時需要3人手動盤動飛輪來調整刀片間隙,這樣的作業方式不僅費時費力,且作業空間狹小,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提高冷剪刀片更換效率迫在眉睫。
2021年9月開始,棒材四分廠設備負責人葛衛平組成了專題小組,制定了推進計劃。首先,小組成員去車間里反復觀察梳理關鍵作業工序,然后整理出時效表。接著,他們召集關鍵作業工序人員進行討論。根據關鍵作業工序跟蹤討論結果,他們確定了三個改善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落實改進措施。
“在梳理討論時,我們發現,調整刀片間隙作業時作業方式原始,沒有簡易測量工具,于是我們制作了專用的不銹鋼對刀工具。”葛衛平表示,在對刀工具的輔助下,就無需在對刀時手動盤動飛輪了。為防止工具加工誤差影響刀片間隙,在工具上線前,小組成員經過多次實踐,確定了消除誤差的方式。在作業時,將工具對刀誤差補償測量好,標注于顯眼位置,實際間隙就等于工具測量間隙與補償量之和。使用專業對刀工具后,整個作業步驟剔除了人工盤飛輪工序,節約了10分鐘檢修時間,減少了3名手動盤飛輪的作業人員,消除了安全隱患,同時這些人員可有效安排至其他點位檢修維護,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及檢修效率。
此外,小組還在冷剪旁新增吹掃管路,改善刀槽清理方式,節約3分鐘檢修時間。同時專題小組根據新方案,識別檢修風險,制作標準檢修作業手續,用于指導員工更換刀片,固化作業流程;組織全體維修工開展培訓,使作業人員熟練掌握工具使用技巧,安全、快速更換刀片。
“經過小組大半年的努力,有效減少了冷剪刀片更換時間,增加了經濟效益。”葛衛平表示,接下來,棒材四分廠將堅持精細化管理,把該冷剪刀片對刀方法推廣至棒材其他車間,對作業流程進行持續跟蹤優化。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實招,不斷優化作業流程,深挖內部潛力,努力把降本增效工作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