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向網易財經透露,銀監會在稍早前要求各商業銀行對鐵礦石行業進行風險調查,目前調查已經結束,已有銀行對鐵礦石貿易融資展開收緊措施。分析人士稱,鐵礦石貿易融資存在套利現象,對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帶來風險隱患。
監管層重拳調查鐵礦石貿易融資
今年以來,在信貸環境收緊的背景下,鐵礦石貿易融資逐漸成為備受青睞的新興融資方式。企業簽訂鐵礦石進口合同后,通過銀行開出遠期信用證,僅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后,由銀行代支付貨款,從而獲得在一定期限內的短期資金的融資模式。
由于此類融資的成本低于國內貸款利息,在人民幣升值和境內外貸款息差存在的前提下,這種模式可以帶來較為可觀的利潤。
不過,這種融資方式也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今年以來,鐵礦石貿易融資就不斷出現跑路、破產、項目停產等風險事件。這也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重視。
據知情人士向網易財經透露,早前銀監會要求各商業銀行對鐵礦石貿易融資進行快速調查,目前調查已經結束很久,而很多銀行在上述調查通知下發前就已經著手針對該行業領域的風險排查。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銀監會此前已經下發了很多調查通知,包括產能過剩行業、鋼鐵行業等專項調查等等,調查的目的基于對潛在的風險進行詳盡的排查,以便形成更加有效的監管舉措。
網易財經獲得的一份《關于開展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快速調研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銀監會要求多家銀監局對轄內各銀行機構的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進行分析,對象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信社、村鎮銀行、外資法人銀行、外國銀行分行等。
“形成的分析報告內容要包括當地區域鐵礦石貿易融資的基本情況、風險情況、是否存在虛假貿易套利情況、已采取的風險防范措施,下一步擬開展的工作、相關政策建議等。”
通知要求,各地銀監局以正式文件形式上報銀監會,報送截止日期為4月30日,銀監會將擇機赴部分銀監局進行實地調研。
一家華南地區城商行人士向網易財經表示,今年以來,由于鐵礦石貿易融資不斷出現的跑路、破產、項目停產等風險事件,銀行方面針對這塊業務的融資早就已經開始收緊。
另有國有大行公司部人士也向網易財經指出,基于對鐵礦石貿易融資風險的擔憂,很多銀行已經對這塊業務采取了限制措施。
前述國有大行人士稱,收緊鐵礦石貿易融資的措施有很多,提高信用證保證金只是其中一種,未來還可能會采取例如提高利率,提高抵押物,提供擔保、壓貨等方式,方式非常的靈活。據市場消息稱,當前調查已經形成的結果非常驚人,監管層擬五一后大幅度提高鐵礦石貿易融資信用證保證金。
受此消息影響,昨日國內鐵礦石期貨大幅跳水,收盤暴跌4.52%,螺紋鋼期貨也結束了連續數日的漲勢。
套利行為催生風險隱患
不斷創新高的鐵礦石進口規模,背后折射的一個現實是融資套現需求。我的鋼鐵網總監徐向春向網易財經表示,貿易融資分為兩塊,一種是正常的進口業務,利用銀行資金和信用證期限進行;還有一種是利用貿易,反復多次做信用證抵押,開證進行融資,像之前的進口銅融資一樣,本次監管層擬收緊的更多是指第二種情況。
徐向春表示,“利用國外低息貸款,引進到國內來進行套利套息,這對于金融市場、商品市場有一定隱患,以前利用進口鐵礦石套利的方式比較少,而去年到今年量比較大,尤其是在一季度的時候更是異常的高,港口庫存也達到了一個創紀錄的水平,而背后是一部分融資鐵礦石的推動作用。”
某股份制銀行風險管理部負責人向網易財經分析指出,進口鐵礦石風險在于,一個邏輯在于國內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很多項目建設對鋼材、水泥需求較少,煉鋼需求少,自然鐵礦石需求也很少,貨物積壓,資金被大量占用,短期貸款到期后貿易商無法償還,銀行提供的融資收不回來就會有風險。
“另一個邏輯是,受其他領域風險影響,像上海鋼貿虛假背景騙取銀行資金,以及期貨鋼貿欺詐行為比較多,這些都會提醒監管層和銀行去關注類似行業領域的風險。”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688.87億元,同比下降0.79%;實現利潤負23.29億元,同比減少56.04億元,由贏變虧,累計虧損面45.45%。
中鋼協稱,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速放緩,鋼材消費屬于淡季,但是鋼鐵產量仍然增長,庫存大幅上升,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更加嚴峻,造成鋼材價格持續下滑,全行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今年的一季度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鋼鐵行業最困難的一季度。
一行業分析師向網易財經表示,今年過完年之后鋼材市場一直下跌,到2月份本來有一個停頓,但市場突然爆發了港口庫存3000萬噸的融資礦的消息,導致礦石價格帶著整個鋼材價格往下走,加速下跌態勢。
“在此之后,有消息對庫存規模辟謠,認為不可能有如此大規模的港口庫存,加上市場需求啟動,產業鏈一度往上反彈,但收緊鐵礦石貿易融資的政策將對行業帶來新的影響。”
我的鋼鐵網顯示,中國港口約40%的鐵礦石是大宗商品融資交易的一部分,資金短缺的企業通過鐵礦石作為擔保來獲得授信。截止4月25日,進口礦港口庫存總量扔保持在11263萬噸的高位,比前一周上漲了205萬噸,進口鐵礦石仍然保持高庫存態勢。
資金鏈壓力加大貿易商將迎來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監管政策層面的收緊,一方面將減少鐵礦石貿易的投機交易,而另一方面,鐵礦石貿易行業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和壓力。
徐向春認為,將來做鐵礦石貿易融資將更加困難,并且已經進口的在國內港口的庫存還面臨套現的壓力,這些都將對國內市場形成較大壓力。從當天期貨市場就可以看出,市場對監管有了反應,導致期貨礦價大跌。
不過他指出,整個行業將會崩盤的觀點有些危言聳聽,資金壓力將會很大這是事實,也會有一些企業由于持續虧損導致資金鏈斷裂出現,甚至還會出現停產倒閉,但不會出現全行業的系統危機,因為這對企業、銀行和當地經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前述國有大行人士也表示,監管對集團大客戶影響不是很大,“我們的很多客戶不僅是做鐵礦石、還做銅、大豆等等,可能盈利情況會不如前期樂觀,但是不會構成實質影響,影響較大的會是只做鋼貿的中小企業。”
分析師認為,收緊鐵礦石貿易融資將導致行業出現洗牌,短期內會有一批貿易商退出,手頭握有資源,資金周轉不開的會把礦石拋出去,而長期來看,將形成大的貿易商,“短期鐵礦石價格將下跌,長期貿易集中度將會更強。”
“目前鐵礦石的價格已經有了充分的反應,進口量過大,港口庫存量達到創紀錄水平,這些都會使得鐵礦石的供應壓力加大,加上國外礦石供應能力在今年的快速增長,未來礦石價格應該跌多漲少,可能會有所反彈,但是不會有大的幅度。”徐向春表示。
據他分析稱,反彈在時間、力度都會小一些,而下跌幅度會大一些,一季度進口了2.2億噸,這個量是非常大的。此前,由于鋼材價格大幅下跌,鐵礦石價格曾在3月期間某一天之內重挫8%,創下17個月底點。
“4月份已接近尾聲,上周鋼材下游需求釋放的力度環比下降,鋼價反彈無力而再度回落,受鋼價影響礦價也表現疲軟。下一步鋼價礦價反彈后仍將下跌的概率較大。”中信期貨在最新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
另據市場人士稱,由于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力拓和必和必拓此前已經宣布二季度鐵礦石產能釋放將繼續加大,這些增加的產能將會涌入海運市場,并且進入中國,從供求關系來看,鐵礦石價格中樞可能在繼續下移在下半年期間,但是幅度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