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擴大凈投放規模,靈活機動、適時適度地增加7天期逆回購、重啟14天期逆回購,主要是針對稅期與銀行考核壓力等因素導致的短期流動性偏緊局面,并有效熨平季末、年末流動性過度波動,以穩定市場預期、實現供需平衡。”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說,這符合一貫以來公開市場跨年操作的慣例,也體現了央行呵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呵護機構資金需求與寬信用投放能力、呵護實體融資需求與內生經濟動能修復回暖等多重政策意圖。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央行增加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呵護資金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利好股債等金融資產表現。
資深宏觀分析師王好同樣稱,央行重啟14天逆回購并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主要是為了平抑年末存款類金融機構應對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而導致的流動性量緊價升。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債券市場出現的資金季節性緊張局面,減小機構暫時性去杠桿壓力,從而維護債券價格相對穩定。
“當前,貨幣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主要來源有四個:一是2022年12月初降準釋放約5000億元;二是央行超額續做中期借貸便利(MLF),釋放約1500億元;三是央行全額回購特別國債,釋放約7500億元;四是2022年年末央行季節性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不完全統計,釋放資金總量超萬億元。”王好表示,各機構資金跨年順利完成。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展望后續貨幣政策,周茂華表示,市場短期資金面沒有特別擾動因素,國內貨幣、財政等政策將持續發力,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靈活操作以熨平短期資金面波動,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龐溟認為,預計未來政策操作將繼續保持總體穩健、松緊適度的節奏,公開市場操作將繼續保持系統協同、精準調控的意圖,市場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寬松平衡,為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推動2023年經濟開好局、起好步提供適宜的流動性環境,保證金融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