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總廠(一區)是在持續1000kg/t的高鐵耗條件下,以兩爐三機模式為主組織生產。對出鋼溫度要求較高(HRB400E需1670-1690℃,Q195C需1640-1660℃),對爐襯侵蝕嚴重,脫磷難度增加,渣料消耗居高不下。
優化指標各項舉措
一季度以來,煉鋼總廠在公司領導的指導下,大膽創新、多措并舉,在渣料消耗攻關方面實現了階段性突破。
1月新爐役后轉爐使用底吹槍,公司積極搭建交流平臺,與相關專家周期性組織探討會議,不斷摸索優化冶煉模式,碳氧積由32降低至24左右,TFe由17%降低至14%以下,對轉爐濺渣與爐況維護產生有利影響,含鎂料用量減少,一季度含鎂料輕燒白云石較22年同期降低5.32kg/t。
在高鐵耗、爐內溫度富裕的情況下,利用含鐵料可以有效降溫的性質,推動以配吃塵泥壓球、粗磁等含鐵料替換部分生料的操作模式,使用含鐵料平衡溫度,從而達到降低部分生料用量的目的,經長期摸索,逐步將此套工藝操作模式熟練運用,現階段含鐵料已經穩定配吃≥45kg/t。后續廠部領導又提出在不減少含鐵料的前提下嘗試持續降低生料使用的操作模式,鼓勵人員進行結構調整,大膽試驗,最終在3月份實現石灰石加入量從28kg/t降低至21kg/t。
大力發揮人員優勢與專業力量,研究煉鋼工序各個步驟的制約點,不斷提出改進方案,促進各工序條件的優化匹配效率,同時協調相關輔助單位積極配合煉鋼工序,達到了降低轉爐出鋼溫度的目的,從而降低渣料消耗。
讓員工改變工作思路,用變化的工作方式適應變化的環境,針對異常及時分析、重點研討,形成數據庫的管理方式來強化人員操作。推廣研討目前的操作模式:在前期加料時根據條件不斷調整,尤其在雙渣爐次時頭批料全加含鐵料,倒渣后再加入渣料,過程小批次加料,后期終點壓槍槍位及壓槍時間必須保障等。同時鼓勵員工帶著思考的心態走出去,積極向集團內、集團外工藝指標較好的單位對標學習,取其精華,再結合自身條件,摸索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未來渣料降本目標
后續,煉鋼總廠將推進2#連鑄高拉速改造,屆時將實現兩爐兩機生產,轉爐出鋼溫度預計將降低30℃以上,在保證濺渣護爐效果的前提下,推行爐渣低堿度、低氧化鎂操作,進一步降低造渣料用量及成本,力爭突破12元/t,向行業一流指標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