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金融部門不斷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企業注入了資金“活水”。如何進一步提高科創企業與金融供給的精準對接,更好地為科創事業發展提供動力是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
“真金白銀”促科創
為了進一步激勵科技創新,帶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季度以來,各個地方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科技創新。
湖北發布的《湖北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提到,推動科技金融支撐企業創新,深入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開展企業“創新積分貸”試點,根據創新積分將企業分類評價,由金融機構在信貸利率、額度和期限等方面給予差異化支持。
福建也要求科技部門強化與金融監管部門和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出臺一系列促進科技金融相結合的政策文件。
不久前,上海則印發《關于本市進一步放權松綁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拓展企業科技創新融資渠道,加強“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建設,加快吸引企業入庫,有效推動一批“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從近年來上市企業的情況來看,資本市場非常歡迎創新性企業,各個地方在監管方面也做了很多創新,實業企業和資本市場正處于雙向奔赴的過程。”瑞銀集團全球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中國區主管朱正芹表示。
金融“活水”助科創
4月27日的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舉行2023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中關村中心支行行長毛笑蓉指出,2023年3月末,專營組織機構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1353.8億元,同比增長11.2%;有貸戶數3935戶,同比增長24.8%;專營組織機構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35%,較上年末下降66個基點。
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強化激勵引導機制,推動金融機構使用科技創新再貸款22.3億元,并引導金融機構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特點,量體裁衣。
山東德海友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型橡膠合成技術及橡膠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僅提交了營業執照和身份證等簡單資料,即成功發起了貸款申請,很快100萬元的“科融e貸”貸款便成功發放到了企業賬戶上。
“齊魯銀行濟南科創金融中心支行是齊魯銀行為支持建設濟南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設立的科創金融專業機構,截至2023年3月末,齊魯銀行科創企業授信余額412億元,授信戶數2404戶;其中,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授信余額116億元,授信戶數863戶,高新技術企業授信余額147億元,授信戶數1527戶。”齊魯銀行科創金融中心支行行長肖義介紹道。
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通過企業走訪、政策宣傳等形式向轄內高新技術企業宣傳“科技創新再貸款”等金融政策,依托對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支持政策,采用信用方式向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萬泰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250萬元,保證了公司訂單的正常生產。
除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外,股權投資機構也在向科技創新投入更多關注。
春華資本董事總經理、春華創投聯席負責人朱大鵬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濟南科創金融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春華創投逐漸由傳統中后期投資轉向對早期前沿科技領域進行布局,努力將金融資源向科技前沿項目與團隊引導。“中國過去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有了深厚的積累,未來我們也將進一步為具有爆發潛力的團隊提供金融等多種資源的支持,幫助其實現項目落地孵化。”
發揮多層次市場服務功能
從貸款方面來看,“應繼續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繼續完善包括投貸聯動模式在內的創新實踐,但也應避免客戶結構單一,并提高自身風險管理能力。”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二級巡視員周學東指出。
而科創企業的特點決定其融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提到,科創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
“如何實現科創企業和金融供給的精準供給是業界的目標,需要大量的政策支持和業務創新,其中之一就是要發揮證券公司的催化劑作用,從投資、投研、財富等多方面為科創企業提供服務,讓科創企業與金融供給良好地結合。”王洪說。
對于如何完善科創金融生態體系,進一步突出資本市場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主任紀敏認為,應當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發揮全面注冊制的透明度優勢,為科創企業投資建立良好的退出機制,以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科創企業的權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