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是把兩國元首共識落到實處
世界在發展,時代在變化。世界需要總體穩定的中美關系,中美兩國能否正確相處事關人類前途命運。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扭轉雙邊關系螺旋式下滑,推動重回健康穩定軌道,為全球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穩定性、確定性、建設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表示,中美關系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中方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美方也應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對待中美關系,把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真正落到實處,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視為雙方共同堅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線、共同追求的目標。
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認為,當前,國際社會普遍對中美關系現狀感到擔憂,不希望看到兩國沖突對抗,不愿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期盼中美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美方應同中方相向而行,多做符合雙方利益也有助于全球和平發展的事。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凌勝利表示,過去一段時間,中美關系螺旋式下滑,這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布林肯時強調,中方始終希望中美關系能夠健康穩定,相信兩個大國能夠排除萬難,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正確相處之道。中美雙方應以此為根本遵循,共同為兩國關系止跌企穩、重回正軌作出努力。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蔡彤娟表示,中美關系要止跌企穩,當務之急是把兩國元首共識落到實處。布林肯在訪華期間表示,美方相信美中兩國有責任和義務管理好雙邊關系,這符合美國、中國乃至世界的利益,且美方致力于重回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確定的議程。接下來美方需要把有關積極表態落實到行動上,與中方一道推動中美關系行穩致遠。
建設性接觸有助于澄清立場、加強溝通
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一樣,都是自尊自信自強的人民,都擁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兩國之間存在的共同利益應該得到重視,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都是機遇而非威脅。
王輝耀認為,中美此次接觸是坦誠、深入、建設性的,有助于雙方澄清立場、加強溝通。美方表示期待同中方開展高層交往,保持暢通溝通,負責任地管控分歧,尋求對話交流合作。相信中美高層交往將推動兩國各界各層級人士增進交流,助力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蔡彤娟表示,人文交流是情感的紐帶,民心相通是推動雙邊關系穩定發展的基礎。此次中美雙方同意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間客運航班進行積極探討,歡迎更多學生、學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國家互訪,并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等,有助于促進中美人文交流和民間往來,為兩國關系發展增添正能量。
凌勝利表示,此次中美對話在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方面達成一些積極成果,反映出盡管中美關系面臨問題和挑戰,但依然存在較大合作交流空間。期待美方為兩國人文交流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加深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了解,在中國發展振興的歷史進程中尋找兩國的利益交匯點,真正讓各自的成功成為彼此的機遇。
美方應切實改變錯誤對華認知
大國競爭不符合時代潮流,更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和世界面臨的挑戰。中國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也要尊重中國,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對方,更不能剝奪對方正當發展權利。
蘇曉暉認為,美方需要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與中方相向而行,維護好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冷靜、專業、理性處理意外偶發事件,包括停止炒作“中國威脅論”,取消對華非法單邊制裁,放棄對中國科技發展打壓,不得肆意干涉中國的內政。美方必須真正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確定的一個中國原則,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明確反對“臺獨”。這是中美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凌勝利認為,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其穩定與否不僅關乎雙邊,也對世界具有重要影響。中美沖突對抗加劇,無益于兩國合作和全球治理。布林肯訪華期間,中方重申了在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的底線紅線,也在臺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科技打壓等問題上闡明了嚴正立場,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了使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軌道,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同中方一道,共同管控分歧、避免戰略意外,尤其應尊重中方核心關切,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競爭為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蔡彤娟表示,美方在作出較積極表態的同時也應切實改變錯誤對華認知,不能一面尋求對話接觸,一面遏制打壓中國。美方應認清,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不支持“臺獨”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中美關系要穩定發展,美方必須停止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中方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