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下半年貨幣政策,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更為積極的政策表述傳遞出了更強的穩增長決心,預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充分發力。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一向被視為下階段貨幣政策的“風向標”。近期召開的第二季度例會提出,“國內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市場需求穩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但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驅動仍不足”。同時,強調“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切實支持擴大內需,改善消費環境,促進經濟良性循環,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例會釋放了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穩增長的信號。在近期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的基礎上,后期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充分發力,不排除增加現有政策工具額度以及創設新政策工具的可能。其中,在充分發揮保交樓專項借款作用的同時,下半年貨幣政策針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加碼。
“本次例會對宏觀政策調節的表述更為積極,預計后續穩增長工具將會圍繞內生需求不足等問題接續發力。”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同時,明明認為,在上半年降準、調降政策利率落地的背景下,短期總量工具或將進入政策觀察期和靜默期,在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基調下各類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政策工具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發力點。另外,此次例會還提到“繼續發揮好已投放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以及“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可見類似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準財政工具將是下一階段的政策抓手。
展望后期貨幣政策,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 、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連續調降政策利率的概率不高。不過,實體貸款利率當下仍有調降的必要,對應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有連續調降的可能,但商業銀行凈息差的持續回落是掣肘因素。此外,短期降準概率不大,目前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占總資產的比例相對較低,降準作為流動性管理的工具當下出手的必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