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貿易數據報告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3.05億噸,增加20.7%,進口均價為758.7元/噸,下跌11.2%。4月進口鐵礦石8340萬噸,創1990年以來最高月度進口紀錄,同比上漲24%。
華東地區的鋼企人士介紹,去年鐵礦石全年下跌幅度為7.4%,今年以來,鐵礦石加速下跌,截至目前,鐵礦石累計跌幅已經達到23%。
記者注意到,鐵礦石加速下跌源于大量進口和巨量港口庫存,鐵礦石現貨市場供過于求加劇,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從4月24日的113美元/噸跌至5月8日的103美元/噸,半個月內跌幅近9%。
據了解,截至2月14日,全國34個港口鐵礦石庫存為10086萬噸,較前一周大幅增加456萬噸,自2012年以來再度突破億噸大關。
國信期貨分析師施雨辰介紹,由于鐵礦石進口量維持高位,4月再度突破8000萬噸,致使港口鐵礦石庫存不斷攀升,截至5月9日已經達到1.126億噸。
行業人士表示,雖然鐵礦石進口大幅飆升,但許多鐵礦石并非用來煉鋼,而是用于鐵礦石融資。近幾個月,市場一直傳言約有3000萬-4000萬噸進口鐵礦石用于貿易融資,而非實際生產。而近期,監管層調查融資礦情況,銀行對融資礦信貸收緊,加重了市場對鐵礦石后市的悲觀預期。“國際鐵礦石市場整體供過于求的現狀壓制鐵礦石持續下跌。”該人士表示。
資料顯示,力拓等大宗商品生產商大量投產鐵礦石導致全球供應量上漲,而中國經濟放緩又導致需求有所下降,全球鐵礦石市場目前處于明顯的供過于求狀態。
五礦期貨鋼材分析師孫巧靈表示,5月9日,進口礦港口現貨繼續走低5—15元/噸,近日港口現貨高低品位交替下跌,無止跌之勢,港口實際成交價已經跌破100美元/噸。“力拓和淡水河谷均招標,價格雖然下跌,但跌幅小于市場預期,同時,兩招標均為鋼廠接貨。”
我的鋼鐵網調研數據顯示,目前中小鋼廠的鐵礦石庫存下降至25天,我的鋼鐵網鐵礦石分析師俞晨介紹:“鋼廠采購較為糾結,詢盤不多,多數商家低價出貨的意愿不強,市場成交情況偏弱。”
施雨辰認為,目前鐵礦石供應過剩局面嚴重,鋼廠多數抱著觀望心態,港口現貨市場成交持續縮減,部分貿易商將港口鐵礦石低價出貨。作為國際鐵礦石價格風向標的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一路下滑,報盤價從4月24日的113美元/噸跌至5月9日的102.75美元/噸,半個月內下跌9%,后期有望繼續下探100美元/噸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