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同,鄭州康利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景霞也對記者表示:“去年我們公司的業績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與公司參與鄭州市重點工程——地鐵一號線多個出站口的裝修裝飾業務不無關系,這項業務為公司增加了近7000萬元的營業額度。”
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河南省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建設領域,根據2014年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部署,河南省發改委日前在城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篩選匯總了400個新開工重大項目向社會公開推介,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建設,總投資3848億元。這一舉措被人們稱為是河南公用事業向民營資本推出的“史上最大”的一塊蛋糕。其中,城市道路、供熱、供水、污水處理、生態建設、保障性住房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180個,總投資1614億元;教育、醫療、文化、旅游、養老服務等社會事業項目170個,總投資1386億元;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50個,總投資848億元。
據記者了解,河南向民間資本敞開重大建設項目和領域大門并非第一次打開,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河南省就開始了重大項目向民間資本開放的嘗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四季度河南省發改委再次向社會推介200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后,民間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十分高漲,截至今年2月下旬,已有191個項目落實民間投資主體,民間資本參與率達95.5%。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在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的在投資利益分配上是非常務實和靈活的,按以往的慣例,項目的建設方式既包括了通常的BT(建設-移交)模式,也包括聯合開發利潤分成、以參股形式參與項目建設運營管理、企業投資自主經營、許諾若干經營年限等多種形式。
對近期推出的重大項目,河南省發改委已要求各有關市、縣明確支持政策和合作方式,加強土地等資源保障,協調相關部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確保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民營經濟數量已占到河南企業數量的90%以上,截至2013年底,該省非公有制經濟單位數已達247萬個,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70%左右,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經濟研究人士評價說,河南省近年來不斷向民間資本推薦重大項目,一方面是為了落實國家出臺的民間投資“新36條”,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拓寬了河南省民間資本投資渠道,促進了全省的投資健康平穩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