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參會外資機構和企業涵蓋了金融和實業多個領域,既有金融類的銀行和證券公司,也有汽車、化工等實業領域的外資企業,代表性強。此外,這些機構和企業都有在中國長期經營和發展的背景,對中國市場有深厚的興趣和廣泛的參與,是中國引進外資、對外開放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
座談會上,外資金融機構和外資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近年來中國金融業開放穩步推進,金融服務外資外貿能力持續提升,希望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安排,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穩外資政策力度持續加碼。從年初以來多部委負責人與多國跨國公司高管持續見面交流;到商務部7月5日升級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到8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再到9月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將推動合理縮減負面清單,持續優化外資促進和服務,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從數據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基本穩定,引資質量持續提升。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036.5億元,同比下降2.7%。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7.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28.8%。開放高地帶動作用明顯,21個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1296.6億元,同比增長8.2%。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開放步伐明顯加快,國內金融業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外資準入門檻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國內市場規則、制度不斷與國際接軌,外資企業逐步適應國內制度、規范和市場環境。同時,我國金融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吸引力不斷提升,境外投資者對我國金融業發展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潘功勝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要求,持續優化政策安排,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周茂華認為,未來金融開放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統一市場制度規則,建立公平、透明、規范的市場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不斷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深化和擴大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建立現代央行制度,推動金融機構加快完善內部治理,加快補齊監管制度短板,提升風險預警防范化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