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上海第五期“鄉村振興·書記論劍”暨“上農論壇”活動中獲悉,上海全市集體總資產已達6878.5億元。上海正大力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助推鄉村振興。
據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強化探索創新、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充分利用上海大都市、大市場、大人才的條件,形成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做法,農村集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據6月底統計的數據來看,全市集體總資產達6878.5億元,比上年底增長76.5億元,增幅1.1%;今年前6個月實現經營收入22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6億元,增幅達37.1%。
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是農民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上海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去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盤活農村集體存量資金資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作出系列制度安排。
相關部門人士認為,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如土地緊缺、人才匱乏、模式單一、發展失衡等瓶頸和短板問題,應進一步深化認識,思考和研究相關對策。浦東新區書院鎮外灶村、嘉定區安亭鎮星明村等基層的干部,從產業轉型升級、盤活閑置資源、拓展農民增收和金融賦能等方面,交流了上海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高帆等多位專家表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最大的背景就是城鄉互動,就是農村農業的要素可以到城市,城市中的要素、需求可以注入到農村。城鄉一體化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應有若干制度安排的優化,形成多元的探索,因地制宜,因時而動,循序漸進,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