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供給端支持持續加力。繼日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后,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進一步從供給端加大對房企的融資支持力度。
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一些優質房企債券價格出現異動,顯示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仍在發酵,這也是本次會議明確從供給端加大對房企融資支持力度的直接原因,釋放了穩樓市政策進一步加碼的信號。隨著后續供給端持續加力,有助于改善市場信心,對于新房市場也有一定提振作用。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后續與房企融資有關的政策落地效力將有所提升,并且短期內有助于降低房企資金壓力。
自去年11月份以來,中央層面對房企融資端的支持政策持續落地,從信貸、債券、股權(即“三支箭”)三個融資渠道入手,為房企提供融資支持。從股權融資來看,2022年11月28日,證監會發布調整優化房企股權融資方面的5項措施,支持房企股權融資的“第三支箭”發出。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股權融資5項措施發布以來,截至11月20日,共有48家上市房企發布股權融資公告,擬募資共計1082.13億元。
在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看來,“三支箭”支持房地產企業融資再次加力,將有助于改善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和行業預期。
“上述三部門對于房企的融資支持將主要通過‘保交樓’傳導至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對新房市場會有一定提振作用。”馮琳表示,這種影響將主要體現在防風險方面,也就是如何有效遏制房企信用風險進一步大規模暴露,但其對激發銷售端活力的效果依然有限。因此,未來要在需求端持續發力,限購松綁等各項優化方案要“跟上”。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925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6.8%。商品房銷售額97161億元,下降4.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7%。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1月15日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表示,從長期看,目前我國人均GDP剛剛超過1.2萬美元,城鎮化率也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應該講,整體上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較大。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目前,由于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需求增長乏力,且樓市調控政策基本都已放開,因此,當下的關鍵在于進一步激發一二線城市居民的購房需求,讓合理住房需求充分釋放。特別是此前樓市過熱階段出臺的限制性政策,仍需進一步優化調整。
對于需求端的提振政策,張波建議,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可依據市場恢復程度進一步對其進行調整,尤其是外圍區域;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可嘗試逐步解除,同時配合降首付和下調房貸利率等政策調整,擴大對市場預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