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攀長特煉鋼廠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由研究院科研人員自主研發(fā)的特殊鋼模鑄保護澆注裝置順利完成擴試試驗,通過對比分析,應用模鑄澆注保護裝置后,鋼中氮含量降低約37%,降氮效果顯著。
鋼液模鑄過程中,鋼包底部下水口與中注管上澆口間有一裸露空間,該段空間因與大氣接觸吸氮,導致成材鋼錠中氮含量較高,影響鋼水純凈度,惡化成材質量,嚴重影響特鋼效能和銷售價格。鋼水裸漏處因高溫、空間窄、鋼水噴濺,工況惡劣等因素,難以做到密封澆注,降低澆注過程氮含量增加,一直是攀長特高品質模具鋼等產品降本增效的痛點和難點。
研究院與攀長特聯(lián)合成立項目攻關組,對模鑄過程吸氮問題展開專題研究,通過現場考察、難點分析、仿真模擬,結合模鑄過程工藝特性及生產實際,自主研發(fā)了模鑄保護澆注裝置。經過三年多的持續(xù)研發(fā)、不斷改進及測試,先后完成了首臺套裝置功能性試驗、應用性試驗及擴試試驗,目前該裝置已經解決了諸如密封澆注、高度補償、耐材開裂、鋼水溢出粘鋼、高溫變形、澆注過程可視化等多項工程化應用難題,可有效降低鋼中氮含量。該裝置安裝簡單,操作便利,主體結構可重復使用,具備在產業(yè)上推廣應用的能力。同時基于研發(fā)的該模鑄保護裝置先后申報國家發(fā)明專利4項,已授權2項,發(fā)表中文核心科技論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