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焦煤成本支撐焦炭底部
自2013年四季度以來,煉焦煤價格持續回落,當前已擊穿部分企業成本線,山西、內蒙古等地部分煤礦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一季度,內蒙古地區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363萬噸,同比下降79.1%;鄉鎮煤礦原煤產量883萬噸,同比下降82.5%。煤礦減產直接導致煉焦煤供給端萎縮,進而對煤炭價格形成支撐。4—5月以來,國內煉焦煤市場逐步回暖,山西長治地區主焦精煤價格由承兌780元/噸變為現匯780元/噸,變相上調20元/噸,市場銷售情況良好。山東地區煉焦煤走勢平穩,煤炭企業庫存顯著下降。從煉焦煤庫存來看,最新一期全國樣本鋼廠和獨立焦化廠煉焦煤總庫存量為1043.89萬噸,較上周相比減少0.45萬噸,獨立焦化企業繼續小幅補充庫存。
從國外煉焦煤市場來看,5月亞洲冶金煤需求回升,澳洲煤礦企業并不急于出貨。中國北方港口進口焦煤成交較為清淡,主要原因是賣方的價格提升超過了買方的預期范圍。作為外貿煉焦煤風向標的普氏焦煤指數止跌回穩,顯示市場已經處于筑底過程中。
鋼廠焦炭庫存處于低位
鋼材價格萎靡不振,鋼廠對原料端采用低庫存管理以降低存貨風險,華北地區樣本鋼廠焦炭庫存可用天數為8.5天,接近最近3年的低點,鋼廠焦炭庫存處在合理區間的下限。從焦化廠的開工來看,近期開工率持續處于低位,產能100萬-2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為73%,產能低于1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為76%,焦炭生產每噸虧損在50-100元。焦化行業的長期低開工率使得焦炭供應壓力顯著緩解,5月河北主流焦化企業提出漲價要求,即顯示焦化企業議價能力正在回升。
與往年不同的是,2014年焦炭出口明顯回暖。2014年1-4月,焦炭累計出口241.34萬噸,而2013年同期為54萬噸,增長接近5倍。焦炭出口關稅取消后,出口市場逐步恢復,國內焦炭產能過剩局面進一步緩解。
下游鋼材需求強于預期
市場普遍預期鋼材需求將延續疲弱,然而,從微觀數據看,鋼材實際需求遠好于市場預期。4月我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29.47萬噸,較3月增長1.26%,創下歷史新高。從社會庫存來看,最近一期上海螺紋鋼庫存為28.65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下降0.93萬噸,降幅為3.14%;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降幅為25.06%。巨大的粗鋼產量并未轉化為社會庫存,顯示實際需求遠好于市場預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鋼價的下跌是由于鐵礦石價格的下跌所致,而非需求疲弱引起。鋼材需求維持穩定,將為焦炭價格從需求層面提供支撐。
總之,焦炭底部已經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