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增發國債項目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中,1.1萬個已經開工建設,開工率達到72%,剩余項目將力爭在6月底前全部開工。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綜合處處長 呼和:其中,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總體進展比較快,京津冀3省市的項目開工率已達到95%;一批學校、醫院、供水、道路等災后重建的民生項目已基本完工,可以及時投入使用。
去年下半年,我國增發了1萬億元國債,主要用于8個重點領域,包括:災后恢復重建,支持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促進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發展恢復到災前的水平;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區為重點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綜合處處長 呼和:2023年增發國債,加大對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一次性提高項目支持標準,極大地緩解了地方資金壓力,既立足當前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條件,也著眼長遠大力提升災害防治救治能力,在將來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用好國債資金 多個工程建設迎來“加速跑”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國債資金,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使用,同時還提高了補助標準。財政轉移支付就是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無償撥付的資金,主要用于推進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此舉緩解了地方的財政壓力,多地工程建設進度得到了保證。
在河北,白洋淀輸水修復工程的一處施工現場,土方開挖、鋼筋綁扎等工作加快推進。這段長約1.6公里的暗渠工程,5月1日開工,計劃在6月25日前完工。
河北省保定市水利局建設與管理處處長 蔣曉麗:在暗渠的起點,去年洪水的時候沖毀了,咱們現在對輸水工程進行修復。這個輸水線路是從西大洋水庫開始,流經輸水工程,最后流入白洋淀。
目前,保定市共有128個水利國債資金項目,其中,水毀修復工程87個。截至目前,保定市水毀修復工程已經完成了3個,確保6月底水毀項目全部完工,達到設計行洪能力。
保定市水利局副局長 張建立:目前國債資金251億,已全部下達。128個工程項目已全部開工,之所以這么多項目能在短時間內全部開工,多虧了國債資金的大力支持。
在四川,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設現場,機械轟鳴、一片繁忙。去年底,中央財政增發1萬億元國債,亭子口一期工程到位增發國債資金22.23億元,及時補充了亭子口灌區一期的工程建設資金缺口。截至目前,工程完成國債投資12.8億元。在國債資金的有力加持下,今年工程全面進入施工高峰期。
四川省亭子口灌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劉平:今年我們將新開工作業面280余個,開挖隧洞108公里,實現總干渠隧洞全面貫通。
在湖北,萬億國債資金正在用于提升當地的城市排水防澇能力。這個泵站位于武漢中心城區的羅家港明渠末端,承擔著城區建設一路、徐東路、長江、沙湖港合圍區域的雨水抽排任務,同時也是武漢城區東湖132平方公里匯水區外排主力通道之一。但始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泵站因為年代久遠,泵站機組運行效率十分低下,無法滿足汛期及時排澇的任務。“煥新”刻不容緩。
武漢城建集團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市政工程部部長 普曉晶:把原有泵站進行了全面性更新和改造,泵房進行了新建,所有設備機組進行了更新,整個實體建設內容已經完成了。
毗鄰長江的泵站“重生”,變得不僅是外表,走進站房,六臺全新的抽水泵機躍然眼前,抽排水量可達45立方米每秒,還能實現可視化檢測、一鍵控制。去年年底,羅家路一期泵站改造工程獲得了6000萬元特別國債資金的定向支持,這筆資金的及時到位,確保了泵站能在今夏及時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