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地方債供給偏慢,尤其是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明顯慢于去年。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增地方債發行共1.8萬億元,僅完成新增額度的39.5%。其中,新增一般債發行3324億元,發行進度為46.2%;新增專項債發行1.5萬億元,發行進度為38.3%,明顯低于過去五年同期均值。
在穩經濟背景下,隨著第二批新增債券額度下達,地方正加快發債進度。比如,福建省財政廳表示,目前全省已發行新增債券714億元。下一步,省財政廳將盡快分解下達新增債務限額,適當加快債券發行使用節奏,進一步發揮其擴投資、穩增長作用。
截至6月28日,共有28個省份和4個計劃單列市披露了今年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披露總額2.7萬億元。根據目前披露的發行計劃統計,其中,新增一般債2898億元,新增專項債1.7萬億元,再融資一般債3112億元,再融資專項債3958億元。
按往年慣例,用于項目建設的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一般被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發行,專家普遍預計目前剩余的2.4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將主要在10月底前完成發行,以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早開工早見效,拉動有效投資穩經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或在3萬億元左右,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000億元。按此計算,四季度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約8200億元,占全年新增限額的17.7%。
“盡管三季度地方債供給量大幅增加,但考慮到權益類市場波動加大,使得資金持續流向債券市場避險,同時伴隨內外部約束逐步緩解,貨幣放松節奏或有所加快,降準降息仍存落地空間,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或將延續,屆時央行可能會入市賣出國債,引導國債收益率回歸合理區間。”溫彬說。
從地方債資金投向看,今年上半年,基建占比保持高位,有力支撐重大項目建設。數據顯示,上半年發行的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中,投向基建領域的占比達到68.4%。細分投向中,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市政和園區、社會事業、鐵路軌交,占比分別為35.5%、15.3%、11.9%。
在加快地方債發行節奏的共識下,為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多地明確要求,提高項目成熟度,確保資金下達后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山西省財政廳表示,下半年,山西省財政廳將持續加強市場研判,科學籌劃債券發行,項目成熟一批發行一批,發揮政府債券調結構、促投資、穩增長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提升債券資金使用效益,為山西省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隨著超長期國債投入使用,專項債項目在三四季度持續開工,下半年基建增速有望抬升。”中信建投房地產兼建筑業首席分析師竺勁稱。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預計,全年約有3.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投向基建,在“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的要求下,專項債作資本金比例或較去年小幅上升,若上升至10%,理論上或可拉動基建投資約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