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強度減弱
眼下正值用煤淡季,天氣適宜,民用電負荷下降,帶動耗煤量減少。尤其是5月份,水電運行良好,充沛的降水為水力發電提供了基礎支撐,水力發電呈現顯著回升態勢。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0%,我國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用電量消費占到工業用電量消費的一半左右。而經濟結構的調整,促使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5月份,預計用電量增速也不會很大。當前,高耗能行業增長放緩,服務業的貢獻度持續增長,能源消耗強度逐漸減弱。
電廠機組檢修
沿海主要電力集團紛紛利用當前用煤淡季繼續進行機組檢修。5月份,上海申能、浙能、深能源、粵電以及五大電廠合計共25臺火電機組處于停機檢修中,每日約減少耗煤28萬噸。電廠耗煤的減少,使得沿海電廠日耗煤量明顯降低,煤炭需求下降。受電廠機組檢修影響,正常情況下日耗5萬噸的上電集團,目前日耗只有2.5萬噸,減少了一半。正常情況下日耗8萬噸的大唐電廠,目前日耗只有5.9萬噸。另據數據顯示,進入5月份,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煤合計數量由正常情況下的70萬噸下降到63萬噸。另據電力企業提供的消息,華東、華南地區很多電廠的負荷只有50%~60%,耗煤量大幅減少。
下游存煤量處于高位
盡管神華等大型煤企淡季提價,5月初將各品種下水煤上漲5元/噸,并提出將繼續上漲,但煤價反彈缺少需求支撐,煤市難改低迷態勢。當前,沿海地區主要接卸港存煤爆滿。進入5月份,全國重點電廠存煤也處于上升態勢,截至目前,已經超過7500萬噸,較5月初增長了300萬噸。截至5月20日,沿海六大電廠存煤合計為1390萬噸,刷新自春節以來的存煤數量,日耗62.1萬噸,可用天數達到22天。
北方港口到港船只減少
截至5月20日,北方秦皇島、天津、曹妃甸、國投京唐等四港合計存煤1451萬噸,較5月初合計增加了285萬噸,增幅達到24.2%。大秦線檢修結束已有20多天,檢修期間一些低卡煤短缺現象逐漸消失。目前,煤車進港暢通,資源供給充足,下游電廠搶購意識弱化。截至5月20日,秦皇島港下錨船只有58艘,呈下降態勢,其中已辦手續的船舶只有11艘,港口空泊現象開始出現。曹妃甸港下錨船只有7艘,預報到港7艘;國投京唐港錨地船9艘,預報到港5艘。各港口到港拉煤船舶減少,碼頭空泊,不能滿負荷作業,發運量大幅減少,造成庫存上升。
總之,下游消費企業庫存高位,煤炭需求不旺,市場極度疲軟,使得前期大型煤炭企業試探性上調煤價難以奏效,煤價將再呈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