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多黑天鵝!”10月29日,“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湖北行”的采訪團來到中國百年鋼廠湖北新冶鋼公司。在新冶鋼鵝趣苑,清亮的池水、熱鬧的噴泉和悠閑的天鵝吸引了媒體記者們的眼光。當了解到這一池清水竟是該公司鋼廠處理過的廢水后,記者們不禁拿起了手中的相機紛紛拍下了這一情景。
1913年成立的新冶鋼,脫胎于張之洞創辦的漢冶萍公司,是新中國興建的第一個特鋼企業。2004年,香港中信泰富出資將其收購。目前,其特鋼年產能達到350萬噸,曾助送“神舟”、“嫦娥”、“天宮”遨游太空,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雖然百年來一直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不斷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優質鋼材料,但是鋼鐵企業畢竟是能耗和排放大戶,過去的新冶鋼廠區也同樣是“燕過染灰”的區域。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環保節能意識的提高和黃石市生態立市發展戰略的提出,保護環境被提上了許多責任企業的工作日程。新冶鋼也不例外。幾年前,新冶鋼人通過實踐算過一筆賬:通過關停落后高污染設備、實施節能節水環保工程,對老廠區進行除塵改造工程、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氣噴旋沖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等措施,他們實現了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回收處理,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僅在2006年9月,新冶鋼就關停了10萬噸焦爐,實現煙塵年減排300噸,二氧化硫年減排150噸。一系列舉措的背后是企業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黃石人民的熱烈擁護,這些都為新冶鋼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2009年起,新冶鋼公司陸續投入700萬余元,購進污水處理設備,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反復沉淀、凈化,再加以藥水,達到合格水標準,實現循環利用。2012年,一家兄弟企業送來10多只天鵝,新冶鋼公司即在軋鋼事業部850軋機東部,挖了個上千平米的水池,利用處理后的污水養起天鵝。
讓人欣慰的是,黑天鵝們在廢水中健康地存活了下來。截至目前,黑天鵝已經繁衍到17只。10月29日這天,又有兩只幼小的黑天鵝孵化出世,給新冶鋼職工和來訪的記者們帶來不少樂趣。
據了解,為了達到環保標準,新冶鋼公司近幾年淘汰一系列小電爐、小高爐等落后設備,就花了幾千萬。僅在2012年7月,新冶鋼清潔生產工程順利通過黃石市環保局評估,年產生經濟效益就達7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