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6000萬元的挖潛增效任務,山鋼集團萊鋼設備檢修中心在做好設備日修與維保值班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專業化施工優勢,扎實開展頂替外委、修舊利廢和機械制造等攻關活動,層層分解指標,全面提升檢修績效。第一季度,該中心累計修復備件1165件(套),節約資金2220.62萬元,實現修復利潤1321.77萬元。
開展頂替外委,逐步實現“替代化”施工,這是設備檢修中心成立后的重要發展步驟,也是實現檢修創效和價值再造能力的關鍵。該中心不斷強化協同效應,努力承攬檢修項目,逐步替代以往的熱線外委施工項目,“替代化”水平顯著提高。4月初,煉鋼檢修部與綜合檢修部、型鋼煉鋼檢修部等單位開展“替代化”協同作戰,歷時7天完成了分公司煉鋼廠2號轉爐爐傾減速機大齒輪更換施工,節約外委施工費用52萬元。今年初以來,該中心重點開展了風機檢修、轉爐煙道更換、探傷等大型施工項目,1月~4月份實現“替代化”施工2483項,替代外委額1292.97萬元。
在“替代化”施工的基礎上,該中心結合挖潛目標,開展了“發揮整合優勢,提升經營績效”專項行動,鼓勵各檢修部廣泛開展修舊利廢和修復再制造工作,進一步提高機械制造、軋輥堆焊、電機修理等業務的影響力。在修舊利廢方面,電修工程部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承擔熱線單位離線電機、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修復和在線高壓電器檢測項目,今年初以來修復各型電機200余臺(套),實現修復價值110余萬元。安裝檢修部在做好煉鋼廠1號、2號連鑄機扇形段維修的基礎上,積極承攬3號連鑄機扇形段修復項目,將扇形段的維修做成了產品系列,同時發揮技術與工裝優勢,與外部廠家合作開拓液壓缸修復業務攻關。型鋼綜合檢修部發揮軋輥、輥道堆焊和噴焊的技術優勢,加強與生產廠的溝通,拓寬了修復范圍,今年前4個月完成了41個品種、560余件(套)軋輥和輥道等備件的堆焊修復,僅此一項就可節約修復費用111.9萬元。在修復再制造方面,該中心在有效管控重點工序和產品生產的同時,不斷完善機械制造產品成本控制體系,實行訂單成本預算與核算控制管理,對超出預算的項目逐項進行分析與考核,做好了煉鋼轉爐、鐵水罐等大型設備制作過程中毛坯生產、機械加工、裝配等環節的銜接,提高了各類資材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滿足了熱線需求,降低了產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