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我國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潛力加速釋放。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10月份,我國核心CPI同比上漲0.2%,漲幅比9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這是6月份以來的首次回升。
核心CPI代表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部分,一般情況下更能反映長期穩定的消費需求。10月份數據的變化表明,9月下旬以來我國推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較好改善了市場預期,國內需求呈現逐步修復態勢,內需邊際回暖。
同時,市場消費信心逐漸企穩。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為51.0%。零售業三大分類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其中,商品經營類指數為50.4%,租賃經營類指數為52.5%,電商經營類指數為51.6%。
消費“熱”起來,商家“忙”起來,快遞“跑”起來。快遞業務量持續提升,加速釋放消費市場需求,進一步激發經濟回升向好新動能。今年已經順利實現業務量超1400億件,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其中,10月22日,全行業共攬收快遞包裹7.29億件,同比增長74.0%,再次刷新單日業務量紀錄。
春江水暖“機”先知。銷量增加的,還有工程機械。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挖掘機主要制造企業統計,10月份銷售各類挖掘機16791臺,同比增長15.1%。其中,國內銷量8266臺,同比增長21.6%;出口量8525臺,同比增長9.46%。此外,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10月份反映工程建設熱度的工程機械開工率較9月份提升1.6個百分點。
挖掘機銷量、開工率、開工小時數等是反映基礎設施建設、觀察固定資產投資等變化的“風向標”。一系列與工程項目相關的數據出現積極變化,反映投資建設勢頭穩步回暖。
出現積極變化的還有外貿。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另外,10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1.2%(人民幣計價),增速創2023年5月份以來新高。
根據中國貿促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523.07萬份,同比增長14.94%。這表明,我國外貿“質升量穩”的態勢延續。
還有更多的數據出現積極變化:10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5個月以來首次回到擴張區間;房地產市場交易趨于活躍,特別是自2007年以來,“銀十”成交量首次超過“金九”;10月份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9,較9月上升0.3點,為今年最大升幅,也是2023年3月份以來最大升幅……
一系列數據顯示出政策效應快速釋放,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推動我國經濟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