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與方向作出了重要部署。如何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如何進行政府債務管理創新?本次年會上,來自高校、智庫、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界的嘉賓圍繞“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與政府債務管理創新”進行探討。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馬海濤在致辭中認為,要深化對政府債務在財稅體制改革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理解其復雜性與挑戰性,要強調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的協調與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為政府債務管理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財政學會投融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傅志華表示,當前政策部門正在研究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深入探討改革路徑已成為政策研究者的迫切任務。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標志著我國宏觀治理體系的重大變革。這些舉措旨在平衡防風險和穩增長的關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融(香港)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負責人胡超研究員表示,此次年會提供一個寶貴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與互動,必將激發更多的思想碰撞。同時,這次年會還將為像安融這樣的本土金融機構走向國際舞臺、引領行業發展提供支持和啟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認為,此次地方政府債務化解中應堅持規律性認識,即底線、紅線、高壓線,不能觸碰。同時,要總結政府債務管理中的基本經驗,需要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創新的問題。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志勇認為,大規模隱性債務置換是工作思路的根本性轉變,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是鞏固增量財政政策效果的重要措施。他認為,應在政府債務管理創新中尋求更大的財政政策空間,加快增量財政政策落地,謀劃明年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
中央財經大學中財-安融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介紹了《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背景下的財政投融資發展研究》的主要觀點。他表示,在政府債務方面,盡管國債風險相對可控,但隱性債務和專項債的快速增長已成為潛在的財政隱患。專項債的發行速度較快,償還壓力日益加大。
2024年財政投融資年會由中央財經大學中財-安融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中國財政學會投融資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安融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經濟研究參考》編輯部協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7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