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從日照鋼鐵獲悉,2024年,該公司累計產鋼1830萬噸,產值為1672.5億元,利潤逆勢增長25.9%,上繳稅費59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
數字化轉型為該公司利潤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其中,在日照鋼鐵成品車間,該公司自主研發的RE800W超高強耐候鋼正式下線并發往山東青島,將用于53英尺特種集裝箱制造。這款新產品在生產中突破傳統冷軋工藝難關,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為下游用戶降低采購成本500元/噸。
“ESP(無頭帶鋼)產線生產的800兆帕極薄規格產品,對比傳統冷軋800兆帕高強鋼,加入了銅、鉻、鎳等元素,增強耐腐蝕性能,使用壽命更長,是普通鋼材的2倍~8倍。依托數字化研發平臺,這款特種鋼從接到客戶需求到研發成功只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而以往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日照鋼鐵耐候鋼營銷總監吳昊表示。
再如,目前日照鋼鐵布置了20多萬個數據采集點,搭建了數字孿生系統,通過模擬高爐冶煉過程來輔助生產決策。
像這樣數字化助力生產的例子還有很多。據悉,近年來,日照鋼鐵以數字化技術重塑生產流程,將30年煉鋼經驗轉化為智能算法,實現全鏈條數據驅動,推動鋼鐵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