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礎持續夯實。累計建成5G基站439.5萬個,實現“鄉鄉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達90%。在千兆光網“縣縣通”的基礎上啟動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在全國86個城市的168個小區、工廠和園區試點部署。重耕2G、3G、4G系統無線電頻率用于5G系統,5G網絡容量和信號覆蓋水平持續提升,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900萬。
應用賦能持續彰顯。“網絡建得好,還要用得好。我們持續拓展5G等網絡普及應用。個人用戶方面,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68億戶,千兆寬帶用戶達到2.18億戶。”他表示,在行業領域,“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超1.85萬個,累計遴選700家高水平5G工廠。此外,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0個,案例總數超13.8萬個;在采礦、港口等行業實現規模復制,有效助力工業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在醫療、教育領域實現全流程全場景覆蓋,有力支撐公共服務高效便捷、均衡發展。
產業創新持續深化。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全球占比超42%,技術產業實力全球領先。大家都十分關心6G的研發,我們指導成立了IMT-2030(6G)推進組,凝聚合力推進6G創新,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等50余項研究成果,組織對通感一體化、無線AI等6G關鍵技術開展測試驗證,加速技術成熟。同時,進一步深化與歐盟、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6G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一季度向13家外資企業發放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試點批復,鼓勵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截至3月底,我國已有超過2400家外商投資電信企業,較去年同期增長26.5%。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拓展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廣度上下功夫,持續提升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覆蓋廣度,體系化推進算力網絡發展。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和標識“貫通”三年行動,開展5G應用“揚帆”行動重點城市總結評估,持續推動典型行業和重點領域的規模應用。積極培育海洋產業、低空裝備等新興領域的創新應用。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深度上下功夫,凝聚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中試驗證和產業落實,加強通信、感知、智能、計算等融合技術突破,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應用產業生態。在擴大電信業對外開放的力度上下功夫,有序推進首批增值電信業務開放試點,適時研究進一步擴大開放范圍,吸引更多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在我國投資經營電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