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行業效益仍保持較低水平
駱鐵軍在講話中首先介紹了今年第1季度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
從供需方面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第1季度,我國粗鋼產量達到25933萬噸,同比增長0.6%;粗鋼表觀消費量達到23016萬噸,同比下降1.3%。同期,我國出口鋼材2743萬噸,同比增長6.3%;進口鋼材155萬噸,同比下降11.3%。
價格方面,第1季度,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均值為95.59點,同比下降13.66%。駱鐵軍分析道:“第1季度,我國鋼材價格呈現橫盤走勢,進入4月份,受美國關稅政策擾動,我國鋼材價格出現明顯下跌。”
從原料端來看,第1季度,我國礦價堅挺、煤價下跌。進入2025年,鐵礦石價格依然處在高位波動,多在100美元/噸左右。同時,煉焦煤供給格局相對寬松,價格下降,近期企穩。
駱鐵軍表示:“總體來看,鋼鐵行業效益仍保持較低水平。”
國際關稅紛爭主要影響我國鋼材間接出口
基于當前鋼鐵行業發展態勢,駱鐵軍對行業現狀進行了更為清晰的闡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我國粗鋼產量已經達峰。駱鐵軍表示,從總量來看,我國粗鋼產量已達峰值,但各品種的達峰表現不一。舉例來看,2020年—2024年,鋼筋+線材產量累計下降約1億噸,熱軋卷板產量累計增加9500萬噸,電工鋼產量累計增加570萬噸。
“在當前需求下滑、市場下行的背景下,減產已是行業共識,但尚未轉化為統一行動。”駱鐵軍強調。
第二,需求總量下降,呈現結構變化。當前,鋼鐵行業已由增量發展階段進入存量優化階段,房地產行業發展峰值已過,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放緩,制造業發展仍未達峰,鋼材需求整體回落。
“我國鋼材需求仍將在峰值平臺區間維持較長一段時間,預計到2035年我國粗鋼產量為8億噸~9億噸,2050年后將保持在8億噸左右。”駱鐵軍認為,我國作為世界最大鋼材內需市場的地位將長期存在。
第三,鋼材出口“量增價跌”。駱鐵軍表示,第1季度,我國鋼材出口“量增價跌”特征明顯,疊加國際貿易摩擦增多,鋼材出口面臨的環境更趨復雜。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鋼材出口量達歷史次高,折合粗鋼出口量創歷史新高。同時,鋼材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長材占比下降、板材占比提高。此外,鋼材出口區域持續調整,我國對歐美等地區的鋼材出口量下降,對亞非拉等地區的鋼材出口量有所增加。
第四,國際關稅紛爭影響我國鋼鐵行業運行。從直接出口來看,近期美國對華加征畸高關稅對我國對美直接鋼材出口影響不大,但美國對越南、韓國、巴西、墨西哥等地區征收25%關稅,將影響我國對這些地區的鋼材出口。從間接出口來看,2024年,我國對美鋼鐵間接出口以機械、金屬產品、集裝箱、家電為主,占對美出口量比重合計約90%。在貿易環境日趨惡化的背景下,制造業帶動的我國鋼鐵間接出口將面臨挑戰。
流程結構優化對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至關重要
針對今年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態勢,駱鐵軍就產能治理、行業自律、進出口及綠色低碳發展等行業重點工作,分享了他的見解與思考。
第一,嚴控新增產能、暢通退出渠道。駱鐵軍表示,在產能治理總體思路上,一要嚴控增量。關閉鋼鐵產能入口;嚴禁新增產能;取消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允許集團內產能自由流動;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二要優化存量。摸清冶煉裝備基礎信息;研究實施鋼鐵企業產量調控分級管理;產能產量“雙控”轉為碳排放“雙控”。三要推進兼并重組。打通要素資源流動通道。四要暢通退出渠道。建議國家研究成立“鋼鐵產能退出專項基金”;暢通低效產能退出渠道。
第二,反內卷、強自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駱鐵軍表示,從行業層面來看,加強行業自律、反對“內卷式”競爭,越來越成為行業共識,關鍵是將共識轉化為行動。從企業層面來看,區域企業紛紛自發開展區域自律行動,維護區域市場穩定。“尤其是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區域和品種市場有序發展。”他強調。
第三,把握正確出口導向。駱鐵軍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增多、海外對華鋼材貿易摩擦案件落地、國內供需壓力或傳導至出口市場等因素影響下,我國鋼材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從積極因素來看,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門近期發布的《關于應征國內環節稅貨物出口優化服務 規范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對規范鋼材出口秩序起到積極作用。
“在滿足內需的前提下,合理的鋼鐵出口量有利于時刻跟蹤世界先進鋼材制造水平,同時滿足國際市場需求。”駱鐵軍提出,在當前形勢下,要秉持“促高端、穩絲路、嚴監管”的出口導向。
第四,鋼鐵行業碳履約進程。駱鐵軍介紹了近期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相關情況。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該方案,長流程企業要根據排放強度確定不同系數,短流程暫納入碳交易市場。此外,只考慮直接排放,不考慮間接排放。
第五,綠色低碳是行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根據相關研究,到2060年我國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粗鋼產量下降對碳減排的貢獻度為41%,原料結構優化貢獻度為4%,流程結構優化貢獻度為36%,低碳技術應用貢獻度為17%,可見粗鋼產量下降、流程結構優化對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未來一段時期,綠色低碳仍將作為我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駱鐵軍說道。